5月18日是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省文物保護單位汕頭海關關史陳列館迎來了一批“小客人”。100多名中小學生到該館參觀,了解家鄉歷史文化,大大拓展了知識面和視野。
位于汕頭市外馬路2號的汕頭海關關史陳列館是利用原海關辦公樓,即潮海關鐘樓修建而成。該樓由英國人興建,于1921年建成,是汕頭開埠以來最早的建筑之一,也是目前全國保存較為完好的民國早期海關鐘樓之一。近年來,汕頭海關對潮海關舊建筑進行整體統籌和規劃設計,挖掘潮海關鐘樓、華員宿舍蘊含的豐富海關文化,廣泛征集與口岸開放、海關發展沿革、外貿發展重大歷史事件等緊密相關的舊照片及珍貴物件,融入地方政府打造的僑鄉特色文化品牌;并成立一支8名志愿者組成的講解隊伍,增加開放頻次,針對不同年齡、職業的參觀對象,設計多種講解方式,使陳列館成為地方愛國教育的一張名片,年均接待參觀近兩萬人次。(汕關/文)
常熟海關全國首次截獲有害生物側角唐氏小蠹“組合拳”釋放“疊加效應”紹興海關開啟綠色通道保障輸日食品快速通關海關紅色檔案故事:龍口海關支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救亡運動如何進口化妝品的材料查驗“老兵”的元宵節百萬報關單推動蘇州工業園區外貿迎來新一輪高增長榮成口岸“冬日物流”火熱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