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商報》報道
自今年5月正式啟動“義烏試點”以來,各類有利于貿易方式轉變和發展的政策得到針對性配置,而在義烏建立浙江省第三個保稅物流中心成為“義烏試點”物流領域的核心要件。
近日,財政部官員一行就“義烏試點”進行調研,其重心依然是圍繞試點中亟待解決的配套政策問題,特別是針對義烏提出擬建保稅物流中心(b型)給予積極回應,并承諾全力支持。
據悉,目前我省已有杭州、寧波兩大保稅物流中心,如果義烏獲批建立保稅物流中心(b型)將極大提升貨物在義烏的周轉效率,并推動轉口貿易的發展。事實上,義烏物流業的發達程度與小商品的全球化保持同步,義烏國際物流中心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內陸港,年出口標準集裝箱40萬只,馬士基、中海、長榮等國際規模最大的20強船運公司中,有17家在義烏開展業務,而全球前十強船運公司均在義烏設立辦事處。正因有如此成熟的物流底蘊,催促著義烏在試點期間以建保稅物流中心的機遇,實現率先突破,這也成為了本次調研中,當地政府向上爭取的最為強烈的信號。
根據改革試點總體方案和動員精神,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目標是:建成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示范區、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基地、世界領先的國際小商品貿易中心和宜商宜游宜居的國際商貿名城。
據義烏市有關負責人介紹,一部分條件成熟的事項已經快速推進、先行突破。目前已啟動海關聯網監管試點,建立“登記備案+檢驗控制+監督管理”的檢驗檢疫新機制;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本外幣兌換公司擴點工作已獲國家外匯局批準;與省工商局進行“省市共建”,省工商局全面賦予義烏工商行政資源,在市場準入、市場提升、品牌創建、監管服務等多領域給予全方位的政策支持,特別是圍繞“市場采購”新型貿易方式,已形成了具體政策設想。
針對改革試點目標和要求,義烏市向財政部調研組提出,研究確立“市場采購”新型貿易方式,制定實施與“市場采購”新型貿易方式相適應的稅收監管措施和辦法;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并支持制定實施促進進口便利化的政策措施;建設義烏商貿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國家級小商品國際貿易區;設立進口商品免稅區,開展進口商品免稅試點;建設“義烏港”等物流園區;建設中國義烏(坦桑尼亞)經貿合作區;建設出口基地等九個方面的財政支持請求。
據了解,保稅物流中心(b型)是經海關總署批準,對多家物流企業實施保稅倉儲管理的封閉的海關監管區。2004年,我國對蘇州工業園區海關保稅物流中心(b型)進行試點,其優越的稅收政策吸引了許多投資者與境內出口企業。物流中心自由貿易區域的這種特殊性,使得境內企業能夠較快地辦理進出口貿易和出口退稅。
海關紅色檔案故事:H761背后的故事出口報關單據制作與審核集裝箱貨運業務常識:業務術語(二)上海進口報關代理公司排名上海進口裝飾面板的清關資料杭州海關在郵遞渠道連續查獲活體昆蟲深圳海關查獲262支“孕婦血”汕頭海關全力助推饒平開放型農業經濟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