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凌晨,一聲清脆的長鳴汽笛聲后,蓉歐快鐵再度啟程,搭載41個裝有近千萬元“中國造”貨物的集裝箱一路駛向歐洲。
全面深化改革一年來,中國海關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海關的貿易安全便利合作,支持開通多條中歐國際貨運班列。同時,海關不還創新上海自貿試驗區海關監管服務制度并在全國復制推廣,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和廣東地區實施通關一體化改革,啟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試點,關檢合作“三個一”、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全面推廣,積極支持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實施海關支持外貿穩定增長20條措施,通關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大進展。
通關不奔波
1月16日10:30,四海電子(昆山)有限公司關務經理李穎純在電腦前輕點鼠標,完成了一票自上海浦東機場進口的貨物申報手續。“自從啟用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后,我們就在家門口申報,上海海關依據系統指令進行實貨放行,貨物直接提至生產車間。”李穎純說。
去年7月開始,海關先后推進實施了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廣東地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區域海關間互聯互通,企業可以自主選擇申報、納稅、驗放地點。
“今后公司不但不用異地報關,而且還可以承接其他12地海關內的業務了。”浙江凱鴻物流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薛軍不僅體會到了跨關區通關的便利,更從改革中看到了新的商機,已經準備拓展公司業務了。
廣東順德,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辦公室,報關經理袁靜敏在電腦前輕點鼠標,一票出口至歐美的小家電很快完成了報關;廣東深圳,這批小家電早已抵達深圳鹽田港,只待袁靜敏“一聲令下”即可裝船出境。
自去年9月份起,廣東地區陸續在空運、海運、陸路口岸實施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廣東省內海關互聯互通,逐步形成覆蓋全省的海關通關全流程的一體化管理機制和運行模式,為企業發展營造出“低成本、高效能”的通關環境高地,也為廣州南沙建設華南地區樞紐港提供強大動力。
深圳市一達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就是區域通關一體化的直接受益者。該企業主要經營液晶電視機配件出口。據企業介紹,通關一體化改革后,企業直接在注冊所在地深圳報關,無需填制轉關單,在辦公室就可以完成報關單的申報和單證放行,貨物直接在廣州南沙裝船出口。
貨物跨區域流轉的便利,也對物流集聚的趨勢產生影響。借助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的作用,廣州海關下屬南沙海關作為口岸海關的服務功能持續增強,輻射作用也進一步深入珠三角地區甚至全省。據了解,珠江西岸每年約有100萬標箱的貨物經南沙口岸出口。實施通關一體化改革后,手續更便捷,通關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南沙港逐步成為華南地區樞紐港。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張廣志介紹,截至去年底,區域通關一體化平臺共接受報關單近1800萬票。目前區域通關一體化報關量已占同期全國報關單總量的80 %以上。去年第4季度一體化作業的進、出口平均通關時間比傳統的口岸清關進、出口平均通關時間分別節省9.18小時和0.31小時。張廣志說,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今年將向覆蓋全國海關推開,讓跨關區通關更便捷、物流更順暢。
苗圃變森林
1月19日,舟山港綜合保稅區內,一輛滿載“凍鰹魚”的海關監管車緩緩駛過卡口,通過智能化卡口驗放僅用時15秒。同日,舟山外輪代理有限公司向海關申報了1票“船用配件”出口復進口業務,僅用時1分鐘。這就是上海自貿區海關監管創新制度帶來的便利通關。
去年9月,杭州海關在舟山綜保區復制推廣了“智能化卡口驗放”、“簡化通關作業隨附單證”、“簡化統一進出境備案清單”三項上海自貿區海關監管創新制度。這三項新政讓企業可在家門口享受到和上海自貿區一樣的優惠政策,通關效率大幅提升。
小李是舟山港綜合保稅區里的一名貨車駕駛員:“原來車輛過卡口需要我們兩上兩下敲四次章,現在實行了智能化驗放,車輛過卡平均時間從以往的5分鐘縮短到了15秒。”據舟山海關介紹,智能化卡口驗放是依托電子地磅、條碼自動掃描比對等功能,實現智能審核、自動抬桿,省去了原來人工比對、人工抬桿的程序。
舟山海關同期推出的“簡化通關作業隨附單證”和“簡化統一進出境備案清單”制度則是企業的“減負”大幫手。“簡化了通關作業隨附單證后,企業申報時可以省去電子隨附單證的掃描及上報流程,省時又省力。”舟山中外運報關有限公司負責人周曉華說:“‘簡化統一進出境備案清單’制度的實施,將備案清單申報要素由原來的最高40項統一簡化為30項,每票申報工作的工作量僅為原來的一半。”
“將銷售至國內的貨物運回綜保區內進行維修,一直列在我們公司發展規劃當中。”昆山綜保區內的柏泰電子公司關務經理許勝雄說。
現如今,海關借鑒上海自貿區海關監管創新經驗,柏泰電子成了昆山綜保區第一家嘗鮮的企業。“返區維修的國內市場很大,自從政策實施后,我們訂單不斷,為此我們又新開設一個部門,專門負責這塊業務。” 許勝雄補充道。
昆山海關核銷二科科長吳曉萍介紹說,返區維修業務試點已在全國海關常態運作,有力地支持了生產型服務業發展,是實現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直接推動昆山綜保區探索全球維修中心建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張廣志說,2014年上半年海關在上海自貿區陸續實施了先進區后報關、保稅展示交易、期貨保稅交割、融資租賃、內銷選擇性征稅、集中匯總納稅等14項制度創新。下半年又分批次推出企業注冊登記改革、企業信用信息公開、賬冊一次備案多次使用等9項制度創新。區內企業反映,貨物通關時間從2-3天縮短至半天,節約物流成本10%左右。同時,試在上海,意在全國,首批14項制度創新已在全國復制推廣中。同時,海關啟動了昆明等7個出口加工區轉型升級為綜合保稅區,在北京、南京、成都等8個海關先行試點了區區、區港間保稅貨物流轉“分送集報、自行運輸”,企業自產產品返區維修等改革。
報關不用紙
1月19日17時,寧波港東南物流集團有限公司報關員徐琪在“通關無紙化”模式下輕輕按下最后一個按鈕。幾分鐘后,看著電腦屏幕上收到的電子放行信息,她開始收拾東西準備下班回家。“印象中的報關工作至少得和報關單打交道吧,每天都是抱著大堆的報關單來往于報關大廳和公司之間。”作為一名剛入職不久的新報關員,現在的工作情況和想象中的報關工作好像不大一樣,讓徐琪很有感觸。“現在我每天的操作都只要在電腦上進行就可以了。在辦公室輸入報關單信息,向海關進行申報,一會的功夫就可以收到放行提貨的信息了。”
如果說對于報關員而言,通關無紙化改革帶來的是便利、透明和效率,那么對于報關公司來說,改革還伴隨著效益和利潤。寧波港東南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經理林杰自己算了一筆賬,“通關無紙化以后,在網絡上就可以辦理完各種手續,直接去碼頭提貨,經常半個工作日就能完成通關。貿易周期加快帶來的利潤增長就不說了,每年在紙張、打印、快遞、交通費等方面大概就可以為公司節省十多萬的成本。”
從抱著一大堆合同、發票、裝箱單、報關委托書等單證擠在報關大廳,到現在指尖動動,鼠標點點,發送和接收電子信息,報關的“主戰場”從以往的報關大廳轉到了公司辦公室,所有的操作都在電腦的客戶端上進行,這就是當前通關無紙化模式下企業報關的真實寫照。
在昆山綜合保稅區監管場站工作十多年,場站負責人宋柯都會早早來到監管場站,巡查一下車場、倉庫,與仁寶等企業客戶的關務拉拉家常,但是現的情況發生了變化。
“以前是車來車往、單來單往、人來人往,現在車場熱火依舊,通關大廳冷清了很多。”宋柯說。而昆山綜合保稅區仁寶集團關務主管鞠瑞浩則更是海關改革的直接受益者。
仁寶集團是昆山地區進出口報關第一大戶,每天都有近千票報關單,以往鞠瑞浩每天要在公司、海關、場站之間來回往返二十多次,海關實行無紙化通關后, 鞠瑞浩和同事們不要再到海關現場提供紙質單證,而是以電子數據形式直接向海關申報,完成申報、通關全過程,大大節省了企業來往于海關和貨物存放場所之間的人力與時間成本。
與此同時,海關還推出了無紙轉關改革,在轉關監管環節取消紙質單證和人工驗封,實現申報數據和實際物流數據的電子綁定和實時監管。
“無紙轉關改革后,我們每票貨物通關時間縮短了一半,平均每只集裝箱成本降低400元左右” ,鞠瑞浩說。與鞠瑞浩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是,電子關鎖不受時間限制,隨時可以加鎖過閘,公司不用再派員守著集裝箱車加班。
昆山海關通關科科長尹青晟告訴記者,通過科技應用為企業減負、為通關提速、為監管提效,是近年來海關各項改革的共同方向。通關無紙化改革后,海關能夠通過計算機系統綜合分析隨附單證電子數據,進行更加有效的風險分析,進一步突出監管重點,提升監管效能。
“從去年7月開始,連續六個月都在九成以上,這就是說,現在我們每受理10票進出口業務,就有9票是采用無紙化模式通關!”重慶海關監管通關處處長韓冀忠介紹說,通關作業無紙化,不僅可以幫助企業減少紙質單證的使用量,而且減少了現場交單作業環節,使企業足不出戶就能完成海關通關手續,對低風險貨物更是實現了“讀秒放行”。同時,通關作業無紙化作業模式下電子數據傳輸不受時空限制,企業可隨時隨地向海關申報,海關也可以通過計算機系統綜合分析隨附單證電子數據,進行更加有效的風險分析,進一步突出監管重點。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張廣志介紹,2014年全國海關全過程無紙化報關單5897.7萬份,無紙化率近83%,超過80%的預定目標。統計顯示,無紙化進、出口報關單平均通關時間分別比傳統通關模式少32.51小時和5.27小時。無紙化通關的便利,也不斷助漲了企業參與的熱情。海關總署發言人張廣志介紹,2014年,全國共有32.9萬家企業參與了無紙化通關,占同期全國有進出口實績企業總數的88%。
驗放一次過
在新年首趟從成都開往歐洲的“蓉歐快鐵”上,成都海關和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整合原有的20余項報關報檢數據項。企業在報關報檢時,只需通過申報界面一次輸入,即可同時完成報關和報檢的錄入工作,并由企業自行選擇報關、報檢。海關與商檢部門信息整合后,企業一次開箱便可同時接受兩個部門的貨物查驗,減少重復開箱、重復吊柜費用,集裝箱的候查時間平均可減少4個小時,節約費用600元。
連云港環球報關有限公司經理程寧說,海關和國檢聯合辦公,僅僅20分鐘左右,海關便完成了放行手續,比過去至少節約了一半以上人力和時間。“我們貨物從申報到放行,有的時候甚至幾分鐘就完成了!”
無錫榮成紙業公司鄭國泰經理在談及“三個一”改革時,連續用了三個“有效”來點贊,“有效增強了服務效果,海關、國檢人工查驗、機器查驗集中辦公,作業流程高效銜接。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關檢減少環節、簡化流程,每票貨物通關時間大幅減少。有效降低了企業成本,一次作業不僅讓物流速度加快,還避免了貨物重復搬運、裝卸。”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張廣志表示,作為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措施,關檢合作“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在全國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全面推行。
他說,實施關檢合作“三個一”之后,企業可減少30%的重復申報項目,節省25%-30%的申報時間,查驗時間及費用均節省近半。他說,“三個一”也是實現口岸管理部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推動大通關建設方面先行先試的改革成果。
?
義烏海關積極落實“署省合作備忘錄”廣州海關以改革促服務 助推南海外貿發展滿洲里口岸“滿俄歐”班列首發出境進口威士忌報關需要什么證件_港口通關流程二連海關查獲侵權運動鞋138雙進口原油“先放后檢”助力地煉產業基地蓬勃發展成都海關護航俄羅斯木材入川阿姆斯特丹進口貨物空運廣州報關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