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關2月4日對外公布,該關于2015年9月份查獲一起走私進口印尼產凍魷魚案件,經進一步追查,目前已抓獲涉案人員18名,總案值達5.96億元,這是該關近年來查獲的最大一起凍品走私案件。
“大數據”分析發現走私端倪
2015年7月,廈門海關緝私部門進行網絡數據分析時發現,晉江某進出口有限公司申報進口的凍魷魚數據十分“蹊蹺”:申報進口的印尼產凍魷魚價格長期固定在較小的區間內,價格波動非常小,這與海產品價格隨季節、產量波動的客觀規律明顯不符。與同行業其他公司比較后,海關緝私人員進一步確定,該公司的申報價格明顯偏低,存在以低報價格進行走私的重大嫌疑。
海關緝私人員隨即進行突擊檢查,查獲大量書證、物證。但是,狡猾的走私分子為了應付檢查,早就設置了賬外賬,從電腦中獲取的電子數據根本無法看出違法嫌疑。經過耐心細致的調查,緝私人員從走私活動上線、廣西某集團公司國際貿易部負責人“李總”隨身電腦內發現全面反映真實交易情況的大量郵件資料。
“按圖索驥”抓捕走私人員
將“李總”電腦中的郵件資料與物流、報關信息比對后,緝私人員進一步確認:廣西某集團公司國貿部便是晉江某公司低價走私凍魷魚的上線。而正在此時,聞到風聲的廣西某集團公司迅速采取清理單證、銷毀賬冊、遣散員工等措施,試圖通過“毀尸滅跡”來干擾辦案。
面對不利局面,廈門海關緝私人員對已掌握的物流、報關信息進行全面梳理,分析確認位于福建漳州、泉州等地的實際收貨單位,并將相關負責人陸續抓捕歸案,進一步夯實廣西某集團公司與晉江某進出口有限公司合謀走私凍魷魚的證據基礎。與此同時,偵辦人員促使廣西某集團公司總裁、董事長“吳氏”兄弟、財務總監任某于2015年12月陸續到案并交代了相關情況。
“抽絲剝繭”厘清走私脈絡
據調查發現,為逃避進口環節稅款,廣西某集團公司國貿部委托印尼發貨商制作真假兩套商業單證,一套反映了雙方的真實交易情況,另一套則人為修改貨物價格,專門用來向海關申報,對于兩者之間的“差價”,則通過個人賬戶轉賬等方式支付,從而逃避國家的外匯管制。
上述單證準備妥當后,廣西某集團公司通過qq聯系晉江某進出口公司,委托后者利用偽造單證從晉江陸地港申報進口印尼產凍魷魚,通關后再運至廣西某集團公司位于福州的分支機構,由該分支機構發貨至位于泉州、漳州等地的實際買家。經過多次交易,這些走私進口的凍魷魚大部分進入了酒店、餐館的飯桌或路邊的燒烤攤,另一些則成為食品工廠生產魷魚絲的原材料。
經初步查證,自2012年以來,涉案的廣西某集團公司國貿部、晉江某進出口公司與印尼發貨商通過制作并使用虛假發票等商業單證,以低于口岸平均價格70%的幅度走私進口印尼產凍魷魚4000余噸,案值1.5億元。后經深挖擴線,辦案人員查明,晉江某公司法人代表邱某還以其實際控制的福建某公司和晉江某公司名義,長期承攬內地10余家不法貨主“包稅”訂單需求,以同樣方式低報價格走私進口凍魷魚,案值約4.46億元。(鮑玨/文)
空運知識專業問答(三)RCEP實施“滿月” 對日進出口貨物成江蘇省享惠主力保濕面霜進口報關手續及常見問題有哪些?關檢合作 鮮活水產品進口“零待時”汕頭海關“擺攤”“入廠”開展“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黃驊港海關查獲禁止進境攜帶物?危險品出口海運注意事項!黃埔海關跨境電商B2B出口迎來首月“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