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海關總署舉辦了“海關e課堂——海關行政復議訴訟案件模擬法庭”專題培訓。這是海關第一次運用視頻直播系統開展情景式、模擬式、案例式教學,是覆蓋全國海關的一次直觀、生動、形象的法治教育。此次培訓,將法治教育貫徹到基層一線,海關總署設主課堂,全國海關開設786個分課堂,結合海關系統發生的典型復議、訴訟案件,通過再現法院審理的全過程,以案釋法,切實增強海關執法隊伍的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全面提升海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積極推動法治海關建設。
這次模擬法庭以“不服海關追征稅款及滯納金的稽查結論及總署復議決定”訴訟案件為藍本,圍繞“完稅價格如何計算”“海關作出的行政行為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及法律適用準確性”“海關追征三年稅款的合法性”及“海關追征稅款及滯納金的起算日期”等焦點問題高度還原法庭審判現場,全景展現了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訴訟案件中庭前準備、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最后陳述等司法程序。本次庭審采取質辯合一的審理方式,原被告分別出示證據,雙方圍繞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針對證據證明力有無以及證明力大小進行質證,使關警員身臨其境感受到依法把關的重要意義。
參加培訓的關警員表示,這次“海關e課堂”是一場別開生面的現場教學活動。實踐中,許多進出口企業對海關稽查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其實,相較于海關緝私,海關稽查面向的是所有進出口企業,并非只有違法企業才會被稽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規定,海關稽查是指海關自進出口貨物放行之日起3年內或者在保稅貨物、減免稅進口貨物的海關監管期限內及其后的3年內,對與進出口貨物直接有關的企業、單位的會計賬簿、會計憑證、報關單證以及其他有關材料和有關進出口貨物進行核查,監督其進出口活動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該案正是由海關稽查后作出海關稽查結論引發的案件,揭示了海關執法難題,解讀了有關法律法規、一定程度上規范了海關執法行為,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指導性、針對性。
據統計,共計29606人參加此次培訓。培訓結束后,通過在線考試,學員們實現學時學分雙考核,課程評估數據顯示,該期培訓質量平均分4.94分(5分制)。通過“海關e課堂”的學習,增強了海關關警員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思想自覺性,有利于海關關警員進一步樹牢法治理念,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行海關職責的能力,落實依法把關,推進法治海關建設,切實踐行人民海關為人民。
寧波海關半個月內連續查獲1357.42噸違規進口廢PET瓶片一季度深企憑海關原產地證獲減免關稅約8.7億元上海進口鐵礦粉報關公司大連海關查獲涉嫌走私電子煙用具“小薯條”做出大品牌——東烏海關助力錫林郭勒盟自主品牌冷凍薯條行銷海外進口美國海鮮報關這些手續流程可以提前獲知上海食品倉庫|快消品食品進口報關廣州果酒進口報關代理公司_果酒飲料進口報關行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