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的高溫天氣使得汕頭市龍湖區長江路上行人寥寥無幾, 8月2日下午,在馬路一側的聯成貨運查驗場,在刺眼的陽光下,場內密密麻麻停滿了20多輛集裝箱貨車,伴隨機器的嘈雜聲,加上忙碌的工作人員,讓這片“鋼鐵森林”顯得異常悶熱,地面上一股一股熱浪不斷向上翻涌。今年54歲的汕頭海關查驗關員詹益飛正忙碌地穿梭其中,長期工作在監管一線的他,皮膚早已被曬得黝黑,查驗帽檐是他在烈日下唯一的遮擋工具。
隨著“吱呀”一聲輕響,詹益飛和同事面前的集裝箱被打開,一瞬間,箱內經路途顛簸、堆場暴曬積聚的熱浪撲面而來。詹益飛走進集裝箱查驗。此時,溫度計顯示,室外實時溫度高達37℃,集裝箱內的溫度更是高達近50℃,伸手摸一摸集裝箱表面瞬間被燙得讓人把手縮回來。
這是一票價值100萬的的電子料件,詹益飛和同事弓身在集裝箱內來回走動,核對封簽、開箱查驗、對比磅單,一套流程下來,已經過去了近30分鐘,他身上的查驗服早已濕透。這樣的開箱檢查,汕頭海關現場業務處的關員們一天要經歷十余次。
在認真完成一批貨物的檢查后,詹益飛說:“高溫季節是外貿企業的生產旺季,這批貨物是生產線急需料件,我們再辛苦也要確保通關效率,做到第一時間驗放,因為對于企業而言,時間就是效益。”
“真佩服他們,我們是待不住。”負責集裝箱運輸的司機王師傅說,車一到查驗場,他就和同伴們跑出駕駛室了,“車子熄火空調一停,那溫度誰能受得了,寧愿站在室外都比車內涼快。”
針對目前汕頭的持續高溫天氣,汕頭海關現場業務處一方面優化人員值守配置,增加高溫時段執勤人數,減少物流車輛等待時間;另一方面,積極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通過對集裝箱柜實施沖水降溫,為工作人員發放防暑降溫藥品飲料等辦法,不斷提升現場查驗效率,加快貨物通關速度。(汕關 攝影報道)
航空貨運發展的政策措施(一)90萬元翡翠手鐲藏挎包中被海關查獲巾幗花開國門前憲法宣傳周 海關在行動寧波海關為油畫展開辟綠色通道上海進口自行車的清關資料廈門海關日以繼夜連戰七天驗放秋刀魚杭州海關國門前截獲一批違規進口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