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之下,在新疆某鋼材企業的鐵路專線上,裝運工人們駕駛叉車,將一卷卷即將出口的鋼材裝進印有“中歐班列”標識的集裝箱里。這些地產鋼材將在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集結編組,搭載中歐班列鋼材專列發往俄羅斯。據烏昌海關統計,1-7月該關共計監管出口鋼材中歐班列4列,172車,9674.65噸,貨值602.56萬美元,新疆地產鋼材出口快速增長,走出國門的步伐日益穩健。
今年以來,烏昌海關充分利用烏魯木齊海關“關領導重點聯系企業”及“高級認證企業海關協調員”工作機制,及時了解轄區大型鋼材生產企業通關困難及出口需求,積極引導轄區大型鋼材生產企業在“家門口”完成鋼材組貨集結和出口申報,通過轉關模式抵達口岸后直接出口放行。相比傳統在口岸申報模式,“產地組貨集結+專列轉關發運”模式,不僅為外貿企業減輕了倉儲費和滯留費的負擔,還大幅提高了通關時效,釋放了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本地組貨集散功能,吸引更多新疆本地貨源在“家門口”集結搭載中歐班列。同時,針對大規格特型鋼材存在的吊裝困難,烏昌海關制定監管方案,允許使用特殊定制的集裝箱在發貨地進行裝載,使鋼材落地口岸后即可直接辦理海關放行手續,與鐵路編組出境環節無縫對接,實現該趟班列接力運輸、階梯直達、順利出境。
“平時一趟班列從報關到發運需要4個多小時,現在不到半個小時就辦結了通關手續。通過‘產地組貨集結+專列轉關發運’模式,我們今年發行的4趟鋼材班列節省了20多萬元的倒短和裝卸費用,工作量也減少了,多虧了海關的幫助,克服難關我們企業更有信心了!”代理報關的霍爾果斯捷安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報關員王勁松說。
為積極應對烏魯木齊疫情影響,化解新疆鋼材產業出口壓力,烏昌海關不斷優化中歐班列監管流程,落實“7×24小時”預約通關,依托“單一窗口”和“互聯網+海關”,支持出口鋼材的集中申報,設立“中歐班列通關”專用窗口,海關監管、通關、查驗、統計等崗位人員統一調度,協同作戰,無縫銜接,實現了鋼材班列的隨到隨審、隨驗隨放,確保了出口地產鋼材班列快速通關。此外,自7月份以來,烏魯木齊關區范圍內全面推廣應用鐵路艙單管理系統和運輸工具管理子系統,“兩系統”的上線運行不僅規范了企業對鐵路運輸貨物的申報流程,還搭建起海關與鐵路“總對總”的數據通道,實現了電子信息多跑路,企業少跑腿,進一步提升了外貿企業便利化服務水平。(楊逸萌 王吉喜 李士鈺/文)
廣州海關支持南沙口岸先行改革“暖熱”企業 助推南粵經濟回暖串起中東歐經貿往來的“黃金甬道”兩個人的中秋節深圳海關:將試點進口分類通關廣州海關查獲走私進口土壤3500噸二十一年如一日 金鑰匙播撒希望種子廣東普寧中藥材加速“出海”首票高附加值商品通過跨境電商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