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海關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采取延期繳稅、線上申報審核、原產地證書“零見面”簽證等措施,優化海關稅收服務,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和重點項目建設。
海關稅款延期繳納
“1月份公司通過匯總征稅模式進口了290單貨物,原本要2月7日前繳納稅款4216萬元,延期到2月24日后,公司資金調度壓力大為減輕。”湖南中芯供應鏈有限公司運營副總經理趙行之說。
長沙海關關稅處負責人介紹,按照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1月申報的匯總征稅報關單,企業可延期至2月24日前完成應納稅款的匯總電子支付。目前,已經全部電話通知到相關企業,全省44家企業因此受益,涉及匯總征稅稅款2.1億元。
另據公告,繳款期限屆滿日在2月3日至省政府確定并公布的復工日期期間內的海關稅款繳款書,均可順延至復工之日后15日內繳納稅款。“相關政策的實施,不僅緩解了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的資金緊張,有利于恢復生產,也能有效減少疫情期間因企業集中繳稅帶來的人員集聚風險。”
投資項目線上審核
長沙海關為湖南省企業擴大產能等新建項目審核開辟綠色通道。春節后,通過采取重點項目線上申報、線上審核等方式,迅速開展投資總額5000萬元以上的國內投資鼓勵項目適用產業條目認定工作。截至2月19日,已審核認定長沙浦湘環保、株洲時代華昇等3個限額以上內資鼓勵投資項目,涉及投資總額32.1億元,審定進口設備用匯額度6104萬美元,預計將為企業減免設備進口關稅2200余萬元人民幣。
原產地證書簽證“零見面”
2月18日,晟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外貿員何超在家收到星沙海關簽發的41份原產地證書,憑借這些證書,公司即將出口至韓國、東盟、歐盟等地的無襯背鋁箔,在目的地清關時約可享受13萬美元的關稅優惠。
為降低企業辦證環節風險,長沙海關出臺“零成本、零見面、零風險”的原產地證書申領措施,指導企業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開展原產地證書免費申報和自助打印,提供紙質原產地證書寄遞服務,并通過微信群、公眾號向簽證企業開展政策“云宣講”。2月3日以來,通過寄遞、自助打印等方式,共向湖南省229家出口企業簽發各類原產地證書1969份、簽證額8000萬美元,可為企業減免進口國關稅365萬美元。
馬來西亞海運港口:哥打巴魯(kota bharu)港口桐鄉蠶種踏“春”出口上海首個全球保稅維修整體監管方案在奉賢綜保區落地重慶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插上“商品條碼”改革翅膀廣西開行首趟“中—哈—烏”中歐班列福州、廈門海關查獲超量攜帶網購物品案國際獨立油輪船東協會(ITOA)介紹(二)高溫天堅守崗位保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