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通關手續,持續壓縮通關時間,減少辦事環節消耗,擁抱“互聯網+”,定期組織業務研討……今年以來,汕頭海關駐港口辦事處監管科積極貫徹落實關黨組改革創新、通關提速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揚青年文明號生力軍作用,想方設法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老先進”由此煥發“新生機”。汕頭海關駐港口辦事處監管科是汕頭關區首批獲得國家級和省級“青年文明號”單位。
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業態、新技術和新產品,港口辦監管科的青年關員們自我加壓,加強學習,定期組織業務學習研討,梳理監管科各崗位操作規程,匯編商品知識手冊,建立侵權貨物樣品柜,利用港口辦小課堂和港口直通車新媒體等平臺拓展視野,提高查緝本領。監管科青年文明號的關員們紛紛走向了海關的大舞臺,有的參加翻譯《世界海關稽查制度匯編》,有的參與海關總署和總關的專項集中工作。2017年以來,全科2人榮立三等功,6人獲得個人嘉獎,1人獲得汕頭海關“青年崗位能手”稱號。
港口辦監管科成立青年文明號監管服務隊,通過發放青年文明號服務意見卡,與工作對象調研走訪等方式,實施“一對一”跟蹤服務,了解和掌握企業對現場監管業務的真實需求,深入查找影響通關速度和服務質量的“短板”和“軟肋”,有的放矢加以改進和完善。提出并推廣“業務程序零障礙、預約監管零等待、服務對象零投訴”的“三個零”服務,想方設法優化內部監管作業流程,通過“港口辦通關服務”微信群向碼頭公司、報關企業發布查驗信息,及時回復企業問題,堅持監管工作公開透明。對于查驗后正常放行的報關單取消人工蓋章手續,直接實施機內無紙化放行,讓企業和群眾少跑窗口,辦事環節減少75%。
港口辦監管科發揚敢為人先的優良傳統,凝聚智慧,勇于創新,在關區內率先試點開展水運出口轉關單與報關單一對多作業模式,簡化以往一份轉關申報單對應一份出口報關單的轉關手續,以出口轉關貨物預配的大船為單元,將若干份出口報關單捆綁成一份轉關申報單。5月8日開展試點以來,共捆綁出口轉關申報單 1336份,減少企業提供單證2418 份,減少企業辦理轉關1209次,在簡化海關通關手續,提高通關效率的同時,也為企業的通關降低了成本。
優質的服務,過硬的素質,帶來業務水平大幅提升。今年上半年,港口辦進出口貨物平均通關時間為1.79小時,同比壓縮66.10%;進出口查獲率為15.64%,同比增長110%;查獲案件42宗。(汕關報道)
保障外貿供應鏈暢通 寧波“海外倉”助力中小企業抱團出海貨通亞歐新通途大灣區再添進出口物流新通道 花都港—南沙港“灣區一港通”項目正式啟動越南黃藤條廣州進口清關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項全貨運航班晝夜不停歇浙江省首個空港保稅物流中心通過“國考”海關查驗“E”預約 貨物通關更便捷物聯網“入駐”海關 助推區域通關大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