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一輛拉載著20噸白俄羅斯生產的冷凍帶骨生牛肉,標有“tir”標識的集裝箱貨車,緩緩駛入二連浩特公路口岸海關查驗區,這是二連浩特公路口岸入境的首輛國際公路運輸公約車輛。二連海關采取提前核對電子預申報信息、驗核封志, 3分鐘即可辦結通關手續并放行。
此次tir運輸由二連浩特市額日閣貿易有限責任公司負責承運。該公司負責人王和平說,這批貨物于6月29日在白俄羅斯裝車運輸,途經白俄羅斯、俄羅斯、蒙古國,最終抵達二連浩特口岸,全程歷時20天,全程8100公里。”
據了解,tir即國際公路運輸公約的英文縮寫,tir系統是建立在聯合國公約基礎上的國際跨境貨物運輸領域的全球性海關便利通關系統。目前全球共有73個締約國加入了tir公約,大多數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重要地區。我國于2016年7月5日正式加入聯合國國際公路運輸公約(tir)。2018年5月,全國6個tir運輸試點口岸啟動實施,其中包括內蒙古自治區的滿州里口岸和二連浩特口岸。
二連海關公路監管一科副科長李旭介紹:“tir運輸就是為跨國運輸車輛開具一個車輛‘護照’。從起運國的發貨倉庫,到運抵國的收貨倉庫,這個過程一次裝貨、施封,沿途海關原則上不查驗,不開箱,沿途在公約國通關效率高,運輸十分便捷。”
首輛tir運輸車輛入境,標志著二連浩特自鐵路口岸中歐班列運行以來,成功打通中歐國際運輸公路大通道。二連海關副關長常世英說:“tir運輸的實施,可以有效發揮國際道路運輸的靈活優勢,簡化沿途各國通關手續,填補鐵路運輸覆蓋不到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城市區域。”(李勇/文)
山東首家口岸進境免稅店營業兩岸12小時緊急接力捐獻骨髓無障礙通行(轉載)這種“可樂”喝不得“升級版”中國—東盟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政策實施一周年 粵東企業海外減稅5800萬美元福州長樂機場海關“零延時”驗放135箱C類快件廈門海關首次與阿里合作直播網上拍賣上海進口聚乙烯清關公司海關改革送福利 無紙通關“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