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海關在查獲3.24萬副侵權古馳、阿瑪尼、迪奧、普拉達等6個國際知名品牌太陽眼鏡的基礎上,聯手地方公安部門,追根溯源,成功地搗毀了生產這批侵權奢侈品的制假窩點。這是杭州海關繼去年查獲外國人知假買假案后,又一次與地方公安部門通力合作、加大對侵權犯罪行為的司法打擊力度的成功案例。
去年底,義烏海關通過風險分析鎖定了一票申報品名為太陽眼鏡、鑰匙扣的貨物,懷疑具有侵權高風險。打開集裝箱貨柜后,海關關員發現這批申報時填寫“無品牌”的太陽眼鏡上赫然印著“gucci”、“aramani”、“dior”、“prada”等國際知名品牌標識。由于貨主無法出示任何授權證明,海關關員當即暫扣了這批涉嫌侵犯 “古馳”、“阿瑪尼”、“迪奧”、“普拉達”等6個國際知名品牌的太陽眼鏡,共計3.24萬副。
面對著剛剛查獲的數萬件涉嫌侵權貨物,海關知識產權保護人員并沒有松懈,他們心中想得是如何“揪”出幕后侵權黑手,把制假販假的鏈條“一鍋端”。
義烏海關知識產權科立即行動起來,分別聯系負責貨物報關的報關行和貨代公司,了解貨物出口的詳細情況。在與他們的交談中,憑借著豐富的工作經驗,海關知識產權保護關員潘苗苗發現了一條重要線索:在貨物采購、送到義烏組貨直至拼箱出口的整個過程中,有一個人全程參與其中,他就是義烏某外貿公司職員王某。
“從主動采購貨物這點來看,說明貨主事先明確知道貨物是侵權的,這是一起典型的知假買假案件。而這個王某即便不是貨主,也會是整件事的重要知情人和參與者,很可能知道制假窩點。”關員潘苗苗敏感地意識到只要“鎖定”這個王某很可能順藤摸瓜找到制假源頭。
時機稍縱即逝。海關關員一邊迅速聯系了地方公安,通報并移交案件線索;一邊利用從報關、貨代方面獲取的情況,約談王某,搜集更多關于制假窩點的線索。
“這不是我的貨物,是一個叫做阿里的外商朋友采購的,他本人已經回國了。我只是幫他報關出口一下而已,我對貨物毫不知情,完全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東西。”面對海關關員的詢問,王某拒不認帳。
事實果真如此嗎?在接下來的談話中,海關關員發現每每談到這位外商“阿里”,王某神色就會有些緊張,說話也是吞吞吐吐的。辦理過多起侵權案件的潘苗苗意識到他很可能是在撒謊,他口中的“阿里”也可能是子虛烏有的。潘苗苗耐心地繼續與他對話,時不時地將話題引向“阿里”身份、體貌特征等方面。
談話一結束,潘苗苗立即著手整理對話記錄中所有關于“阿里”的信息,并將這些線索向公安部門反饋。圍繞著“阿里”,義烏海關與公安開展了一輪聯合調查,從長達十幾頁的近期進出境義烏人員名單中找到了400多個“阿里”,又根據貨主的描述,最終鎖定了10余個“可疑對象”。然而,進一步地調查卻發現這些“阿里”沒有一個有近期離境記錄。
謊言總是經不住推敲的。面對海關關員和公安民警不斷地約談、筆錄,對每個細節、每個關鍵環節的反復、仔細排查,王某的心理防線徹底潰散,承認自己全程參與了這批侵權貨物從采購到申報出口的整個過程,承認自己曾去過制假窩點驗貨,并提供了相關線索。
根據海關通報的重要線索,公安部門很快摸清了該批貨物從供貨商到生產商的整個流通鏈條,在對王某實施刑事拘留的同時,對相關涉案人員進行網上通報抓捕,一舉搗毀了這個制假窩點。
“我們一直鼓勵重點現場海關與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在知識產權等日常執法實踐中探索深度合作模式。就像此案中海關與公安從案件查獲之初到隨后的深挖線索、追查源頭,緊密合作的關系貫穿了案件偵辦的各個環節,并最終將這一制假鏈條連根拔除。”杭州海關法規處知識產權科科長吳昀赟說,“我們與浙江省公安廳已經建立起了知識產權涉嫌犯罪線索通報聯系配合的長效機制,有效地保證了知識產權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緊密銜接。專項行動以來,我們已經向公安部門重點通報了14起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線索,涉及侵權貨物55.5萬件。”(俞晶、繆丹)
這么做才能做快速的完成清關石家莊海關多種形式慶七一北京海關天竺綜保區港區聯動3噸瞞報出口危險化學品現原形三都“福海關”(轉載)上海進口樂器清關公司廣東海關積極開展依法納稅主題宣傳活動全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扎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