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
從廣西南寧往西南160公里,有一座隱藏在群山之中的邊陲小城——憑祥。雖然它的面積只有6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僅11萬,但它卻擁有我國對東盟最大的水果進出口市場和廣西最大的陸路進出口口岸。20年前,它的邊境貿易還只是零零星星,如今卻已占據整個廣西邊貿的半壁江山,成為中越邊境線上最繁忙、活躍的邊貿城。
下午4點半。憑祥海關機關大樓里靜悄悄的,幾間敞著門的辦公室里幾位關員正埋頭工作。而兩公里外的浦寨邊民互市點中寧水果貨場的海關辦公點里卻人頭攢動,五六名身穿海關制服的關員正在服務窗口前忙著審核邊民遞過的申報單證。
“我們憑祥海關下轄憑祥鐵路口岸、友誼關公路口岸等2個國家一類口岸、2個二類口岸,還有7個邊民互市點,監管點太多,現在我們關171人,占南寧海關關區總人數不足10%,但每年的報關單量超過了整個關區報關單量的一半。”憑祥海關副關長畬佐銀說,雖然海關總署和南寧總關在政策上傾斜照顧,但憑祥海關的一線人力仍然吃緊。“我們已經把機關的人員壓縮到了極限,把關員盡可能派到作業現場。”
在中寧水果貨場,記者遇到做芭蕉生意的壯族女子竹誼。提起海關服務,她連說了好幾個“貼心”。一件事令她至今記憶猶新。有一年7月,她聯系好一輛車從越南運送芭蕉,路上車壞了,等修好到達貨場已是晚上9點多。7月的廣西,氣溫高達42攝氏度,芭蕉又無法用冷柜車保鮮,如果等第二天再辦手續,一車7噸芭蕉肯定全壞,近8000元眼看就要泡湯。“那時海關已經下班,我著急得很,就試著撥了他們的電話。沒想到,不到半個小時,他們就趕過來了。”
憑祥海關的“貼心”之舉不僅是在企業和個人遇到困難時的義不容辭,也不僅是在水果進出口高峰期的加班加點,更體現在率先在廣西區內實行“5+2”無假日上班制度,體現在“全天候”24小時預約通關,體現在實現進出口果蔬100%當天報關、當天放行……他們的“貼心”已然固化成工作機制和常態,成為每個關員的行為習慣。
2011年9月30日,憑祥海關下轄的友誼關口岸創下一項新紀錄:進出口申報人只需在電子口岸平臺上輸入運輸工具及貨物申報信息,10秒之內海關、邊檢、檢驗檢疫三個部門就能實現相關信息共享;10秒之內電腦自動核準申報信息;審核完畢,貨商一刷卡,計算機系統自動辦理結關手續,10秒之內卡口自動抬杠放行,如同進出停車場一般方便。這三個“10秒”使友誼關口岸居廣西通關最快捷的口岸之列。
“憑祥口岸通行便利,在我們企業,甚至許多越南貨商的心目中,口碑都很好。”廣西貝利達貿易有限公司業務負責人夏良升發現,近幾年選擇從憑祥口岸通關的貨物越來越多,不僅向越南出口,還轉口到其他東南亞國家。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憑祥海關進出口貨物量和貨值的年均增長率達30%。2011年進出口貨物量達278萬噸,進出口貨值達61.5億美元,同比增長51.1%。貨物貿易結構不斷改善。2011年,憑祥口岸機電產品出口26億美元,成為出口的第一大類商品。
好口碑的背后,記者看到的是海關關員的無私付出。浦寨卡口由于貨場集中,又是風口,車來車往,灰塵很大。為了確保及時放行,值班關員每天中午都守在卡口吃盒飯。貨車一過,飯菜上就落滿一層灰。憑祥海關下轄友誼關海關副關長顧德榮和妻子都在海關工作,兩人每天早晨7點半出門上班時,3歲的女兒還在夢鄉;等到晚上回家時,女兒常常早已入睡。物流監控科關員王偉復一次查驗車輛時摔傷了腿,傷還沒養好,就堅持要求上班。問他為何這么拼,他笑著說:“我腿壞了,手又沒壞,腦子也沒壞啊,換個崗位照樣能干好。再說,多一個人干活,同事們的擔子也輕一些。”
雖然工作非常辛苦,但憑祥海關關員們總是朝氣蓬勃。他們說,看到邊貿繁榮興旺,自己的付出就值得。“邊貿對于穩邊富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憑祥海關貢獻很大。”憑祥市副市長甘華杰說。
搶訂單搶出口 加貿新政助力企業“開門紅”綠色通道促“中國鞋”走俏中亞沙頭角海關連續查獲三起小汽車暗格走私手機案快速通關小分隊 中秋佳節作業忙昆明首個保稅展示交易中心開展“智能飛屋”環游世界2023年海關將在三個方面發力促進外貿保穩提質透過海關鐘樓看汕頭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