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8月16日港珠澳大橋口岸開通珠澳貨運功能后,9月28日,粵澳海關“跨境一鎖模式”首票進口貨物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順利通關,這標志著粵澳兩地海關“跨境一鎖”計劃正式實施。
當日12時,一輛施加了安全智能鎖的粵澳兩地牌貨車從澳門國際機場啟運,車中載有自日本進口的重29.8千克、價值15萬日元精密電子元件一批。貨物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境后,直接運往珠海灣仔西域碼頭。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通關環節,“一站式”卡口系統僅4分鐘即完成了口岸環節的通關驗放。
“這個模式減少了貨物通關時間,通關效率也提高了,對我們企業來說節約了不少時間和人力成本。”承運首票粵澳海關“跨境一鎖”業務的珠海中澳國際貨運代理公司副總經理朱澤峰表示。
在港珠澳大橋海關的監控指揮中心,該關監管十科科長黃毅正通過監控視頻實時查看車道卡口情況,他介紹道:“‘跨境一鎖’的車輛安裝有電子關鎖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以便于海關可以隨時監控到車輛的動向,這既方便了企業,也確保了海關監管的嚴密和高效。”
粵澳海關“跨境一鎖”計劃是貫徹落實《海關總署與澳門海關共同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合作安排》的又一創新舉措,是內地海關“跨境快速通關”模式與澳門海關跨境運輸便利計劃的有效對接。兩地海關以“智慧海關、智能邊境、智享聯通”為合作新理念,通過共用同一套安全智能鎖和衛星定位設備,實現“一鎖到底、全程監管”,從而簡化口岸清關手續,減少同一批貨物在兩地出、入境時被重復查驗的機會,促進粵澳兩地跨境貨物便捷流動。(張廣耀 陳琳 陳爽/文)
南京海關助力澳洲車厘子投放春節市場海關護航自主知識產權 國門前攔下侵權貨物聚氨酯樹脂UN1133海運出口貨運要求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政策正式落戶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報關單上英文單詞和縮寫信用證中的檢驗證書條款詳解大連海關助企擴大車用動力電池出口江蘇中歐班列新增一條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