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至25日,上海迎來一波雨雪寒潮天氣,最低溫達零下10度,突破了1981年以來的歷史同期極值,屬滬上罕見。
1月24日,低溫雨雪中,臨江碼頭寒冷刺骨,滴水成冰。上海羅涇碼頭迎來一批進口自西班牙的堆垛機,這批貨物體積大、難起駁,給海關查驗帶來了挑戰。考慮到這批貨物是企業擴大生產規模的急需物資,上海海關下屬吳淞海關安排關員登船查驗,創新采用了壓駁查驗手段,既保證了快速通關,又盡可能縮短了工作人員戶外作業時間。
壓駁監管是吳淞海關為了實現對超大或超重件,比如煤炭、礦砂等大宗散貨的監管而推出的一項創新模式,是將裝卸不便的貨物直接卸駁在駁船上,同步實施海關監管。這一新模式能夠減少貨物損耗,降低企業物流費用。
寒冷天氣下,隨著用電量的上升,電煤進口也快速增加。為了保障電煤進口的快速順暢,吳淞海關特別開啟了“綠色通道”。提供提前申報、專窗接單、預約加班、壓駁查驗等一系列便捷通關舉措,進一步縮短通關時間。吳淞海關還主動了解企業電煤進口需求,做好民生物資進口批次、時段登記的備案,并借助科技手段,對電煤卸裝實行24小時不間斷影像監控,確保監管鏈條嚴密。
短短幾日內,吳淞海關快速驗放進口電煤5.6萬噸,確保極寒天氣下電力企業進口順暢,及時供暖供熱。(謝雙雙/文)
“智慧海關”為數字經濟加“碼”賦能海運提單類型分類匯總(二)【生姜進口報關代理公司】告訴你生姜進口流程嘉興出口加工區B區首票保稅物流業務通關促復產保訂單 邕州海關支持危化品生產企業出口恢復性增長廣州海關啟動“一地注冊、全國報關”重溫海關歷史 傳承抗戰精神南京海關保障大阪全貨機定班航線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