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提前做了很多預案和準備工作,但直到現在看到這臺‘大家伙’順利裝船,我們才算真正松了口氣。”近日,燕達(海門)重型裝備制造公司報關經理凌小凡望著不遠處正在作業的碼頭說。
他口中的“大家伙”,是剛剛在南京海關所屬南通海關監管下完成“抵港直裝”模式通關放行、正在裝船準備出口的一套裂解爐模塊,單件模塊體積巨大,重達800余噸。為保證它能趕上訂單上約定的裝船交付期限,企業春節期間加班加點完成了生產,可運輸裝卸難住了他們。“這么大的設備,按照一般流程,僅裝卸就需要3天時間,物流成本算下來需要幾十萬元,運輸也非常困難,稍有差池就會影響正常交付造成違約。”凌小凡犯了難。
南通海關駐海門辦事處了解到企業的實際困難后高度關注,召開專門會議進行研討,決定運用出口貨物“抵港直裝”模式幫助企業化解困境。“一般作業模式下,企業須將貨物運抵碼頭的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報關放行后再裝船出口。這個過程下,貨物需要經歷3次裝卸運輸作業,吊裝、堆存等也都會產生一定費用。”海門辦事處監管科科長蔣政介紹,“‘抵港直裝’模式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生產計劃與碼頭預約抵港時間,按照‘提前申報—抵港直裝—貨到放行’的流程,跳過了碼頭堆存及轉運等步驟,只需要1次吊裝即可裝船出口,既提升運輸效率又減少物流費用。”
為保障這件800噸的“大家伙”高效通關,海關指導企業按照“抵港直裝”模式開展申報,提高通關時效。“節省2天裝運時間,最少節約10萬元裝卸費用,貨物及時交付、避免違約,這是‘抵港直裝’模式給我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凌小凡說。
今年以來,南京海關持續落實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各項措施,用好企業問題清零機制,更好助企紓困,在符合條件的港口深入推進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試點,通過提箱“快一步”,幫助企業抓住市場需求,跑出“加速度”。今年1月份,南京海關已累計開展“船邊直提”636票,涉及貨物379.6萬噸;開展“抵港直裝”363票,涉及貨物101.59萬噸。(邢帆/文)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避免被動侵權進口國外奶粉報關流程,中文標簽怎么設計進口靈芝清關所需的文件以及資質奮進新征程|打造綜合保稅區政策創新高地南京海關助力連云港茶葉首次出口杭州空港入境航班“搬入”T4 科技賦能提升通關體驗一般產地證說明蘇州海關查獲郵寄進境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金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