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日報》報道 “我們將是否侵權作為評定和調整外貿企業管理等級的重要指標之一,對企業進行分類管理。從實施情況來看,企業行為確實得到了有效規范。”杭州海關企業管理處丁蓓薇科長日前說。
丁科長口中的“分類管理”就是此前海關總署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企業分類管理辦法》,《辦法》規定外貿企業一年內被查出有侵權行為一次的,企業管理級別將從a類下降為b類,不再享受各種便捷通關的優惠;查出侵權行為兩次的,管理級別將下降為c類,海關將對其實施重點查驗;查出同類問題達三次的,管理級別將進一步降為d類,實施100%查驗。
這種將知識產權與便捷通關關聯起來的做法,傳遞給企業一個明確的信號:知識產權是高壓線,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生命線。
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進出口部負責人說:“分類管理后,知識產權問題成為我們考慮的重要因素。如果因為侵權而失去享受各種便捷通關優惠的資格,對公司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在幫助企業產生遠離侵權的內在動力的同時,海關還提示企業,警惕定牌加工設侵權陷阱,莫成外商替罪羊。
海關總署政策法規司司長孟楊說,海關在執法中發現,有很多出口侵權貨物是國內公司根據外國客戶的訂單生產的。 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海關在貨運渠道查獲的1300多批侵權貨物中,定牌加工的有560多批,約占42%;2009年定牌加工的侵權貨物批次也約占25%。其中有一部分國內企業確實是因為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從而接受了訂單,導致侵權違法情況的發生,不得不承擔違法后果。 依照法律規定,中國無權對外國訂貨商進行行政處罰,但中國海關將根據與其它國家和地區海關的執法合作協議,將有關情況通報給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海關,由他們加強監管。
海關建議國內企業特別是從事定牌加工貿易的企業,在接受定牌加工合同時,一定要注意對相關知識產權狀況的審核,要求外國客商出具知識產權的授權許可文件,別落入定牌加工侵權陷阱。海關特別提示,國內加工企業不要由于接訂單的時候不謹慎,在賺取微薄加工費的同時成了外商的替罪羊。
超強臺風來襲 廈門海關啟動應急預案航空快遞的主要特點(二)長沙海關:“龍騰行動2019”查獲涉案侵權貨物3萬余件“腰纏萬貫” 走私金條被查獲上海進口飛機配件怎么辦理黃埔海關破獲5億元走私牛皮案江北機場海關掛牌 國際航線年內將覆蓋全球空運進口報關行|詳解空運進出口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