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隨著杭州海關關員吳王子晗通過海關系統辦結全部海關通關手續,浙江省內首票小商品集拼轉口貨物在義烏成功出運,這也標志著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朝著“出口、進口、轉口均衡發展”的建設目標更近了一步。
據了解,該票貨物在義烏保稅物流中心完成裝箱,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浙江名帆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從越南進口的電工膠帶,另一部分為該公司從義烏市場采購的led燈具,在義烏集拼裝箱后,轉口發往伊拉克。
杭州海關隸屬義烏海關跨境電子商務監管科科長鄭永正介紹,集拼轉口業務,是指國外進口貨物進入保稅區后,根據客戶需求,與國內采購的其他貨物進行集拼裝箱,最后再出口到其他國家。根據前期企業走訪調研,義烏海關針對小商品貨值低、批次多的特點,探索設計了市場采購出口貨物與保稅進口貨物集拼轉口的業務模式。通過這種模式,以出口帶動轉口,能夠進一步降低企業物流、報關成本,也符合義烏打造世界小商品集散中心的發展戰略。
集拼轉口業務在拓寬企業經營范圍、減輕企業經營成本方面有著獨到優勢。以出口退運貨物再轉口為例,這種模式可以讓原本在國外銷售不對路的商品,退回保稅物流中心后,再次轉口到其他國家銷售,變“死貨”為“活貨”,給了企業更多的進出口選擇,能夠有效提升經營靈活性和市場競爭力。“除了這次的電工膠帶和燈具,我們下一票集拼轉口貨物也已經準備好了,馬上我們就會將一批區內流轉形式購買的出口退運圍巾與國內采購的貨物集拼,分批轉口到斯里蘭卡。” 名帆公司業務員孫娟說,“真的是拼的多,省得更多!”
為了保證集拼轉口業務的順利開展,義烏海關在保稅物流中心內專門設立了集拼轉口倉庫,做好企業倉庫管理、貨物集拼和通關手續辦理的政策引導,提高企業通關效率,讓企業更加“省時、省事、省心”,更有改革獲得感。
下一步,杭州海關將通過市場采購貿易貨物與進口保稅貨物的集拼轉口試點,深入開展以出口帶動轉口的嘗試和探索,為建設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轉口貿易試驗田積累經驗。(王森、何劍涯/文)
青島海關全面實現報關單電子放行重慶、成都海關深化合作助推自貿區建設廣州海關助力第118屆廣交會中國海關對清關企業分類管理的要求“大塊頭”運輸車參展進博會 海關便利化舉措促進“展品”變“商品”“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改革讓加貿企業更“自由”昆明海關出臺通關便利措施服務南博會河源海關召開宣講會解讀政策修改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