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建造的“藍鯨1號”,是全世界最大、鉆井深度最深的海上鉆井平臺,日前,在青島海關關員的現場監管下,“藍鯨1號”在山東煙臺正式交付出海。
“藍鯨1號”重達4.2萬噸、船底到鉆井架頂高達37層樓、造價相當于兩架空客a380價格,自2013年開工,建造周期近4年。
平臺建造工藝縝密、周期長。4年來,鉆井包、電器控制包、推進器等千余種料件從國外進口,為保證平臺建造順利推進,按時交付出海作業,海關關員也給予先期政策指導、電子賬冊管理、現場即報即放等多項便利措施。
如海關根據鉆井平臺建造特點,對企業實施聯網監管,企業足不出戶,在家就可以通過電子賬冊登記進口料件,通過網絡將信息報送至海關完成備案,每年只需向海關報核一次,提高了生產建造便利化水平。
4年之約時間已至,“藍鯨1號”順利完工交付,海關到交付現場以最快捷高效的監管服務“送行”,保障鉆井平臺順利開赴海外作業。(姜元武/文)
旅客違規3年不得享受離島免稅政策預歸類助企業搭快車拱北海關查獲侵權墨盒(轉載)集寧海關助葵花籽“搭車出海”怎么區分通關單據和報關單據降成本壓時間 廣州海關將辦事大廳搬上網南寧綜合保稅區(一期)通過驗收中國海關2021年一季度知識產權執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