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經過近半年的設計施工,深圳國際快件運營中心升級改造正式完成。
今年以來,深圳海關開展了新一輪“二建四改”業務改革,將快件業務改革列為其中的重點項目,按照“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理念,全面優化流程健全機制,構建快件監管“1+n”體系。新國際快件中心引入“順勢監管”理念,將海關監管嵌入到快件企業的運營流程中,實現了國際快件包裹“智能分揀、集中查驗、分區操作”,到深圳的國際快件通關時間比以往縮短1/3。
在深圳機場,一架滿載國際快件包裹的波音747大型貨機剛一落地,海關系統就收到了快件的相關信息并開展風險分析。包裹運抵快件中心后,被一個個放置在智能分揀線履帶上掃描過機,海關的風險研判結果作用到分揀線,高風險包裹在分揀線上識別到后送至人工鑒別,低風險無需人工查驗的包裹則迅速通過履帶。初步統計,95%以上的包裹得到自動驗放,100余噸貨物,短短6個小時就完成了通關,在分揀線終端打包裝車運至千家萬戶。
深圳機場海關副關長邴政介紹,為提升國際快件包裹的海關通關效率,本次升級改造基本實現了快件包裹上線、查驗、下線、放行、扣倉和裝車等作業鏈條的全程自動化。國際快件包裹在機場的通關由此前的“貨等人、人找貨”,變為改造后的“貨找人、人等貨”,海關監管執法順應國際快件物流企業的運作,在同樣的人力下,配合海關推行的非侵入式查驗,以及未來將實施的“機檢直放”、24小時通關等措施,快件中心能夠處理的業務量將增長5倍以上。
據了解,快件中心新配置的4條x光機分揀速度比老式設備提升1倍;智能底賬系統對進出的全部快件及運輸工具建立電子底賬,實現“入區建賬、出區核放、硬件聯網、實時監控”。敦豪、順豐等大企業可以自己分揀,快件中心也為廣大中小快件企業提供集中分揀場地,在確保海關有效執法的基礎上,提高企業運營水平,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同時,優化快件中心的投資經營環境,為拓展機場集團快件業創造良好條件。科技的力量和監管機制創新,讓深圳機場國際快件中心迎來了“蛻變”,面貌煥然一新。
邴政表示,在深圳國際快件運營中心的改造過程中,深圳海關始終以“集約化、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為基本要求。改造后海關通過精準管理,實現不同貨物分區操作,利用科技設備智能分揀判圖,輔助海關查驗,全力壓縮業務鏈條各環節耗時,努力實現縮短通關時間三分之一的目標。
順豐速運深圳有限公司代表許志君表示,“快”是快遞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生命線,在近期的試運行階段,已經感受到專區操作、智能分揀和集中查驗給通關效率帶來的提升。
(張一清/文)
開辟水運綠色通道 海關助力供港蔬菜快速通關寧波海關連續破獲多起走私進口離型紙案拱北海關截獲2只瀕危“箱龜之王”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召回部分進口林肯MKZ系列汽車南京海關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系列活動進口果汁報關操作辦理需要的時長拱北海關口岸普法黔江海關正式開關渝東南地區對外開放再添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