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優化行政審批流程,企業辦事更省心了;推進監管查驗模式改革,貨物通關更便利了;釋放減稅降費政策紅利,外貿發展活力更足了……2020年,汕頭海關所屬揭陽海關統籌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和促進外貿穩增長工作,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實強化監管優化服務,推動揭陽外貿穩中向好發展。
暢通關 穩住外貿供應鏈
日前,在揭陽光大楓口碼頭,一批1000多噸的進口調運飼用大麥原料,經揭陽海關現場嚴格監管、高效驗放,迅速投入到揭陽通威飼料有限公司加工生產線上,滿足地區飼料糧食供應需求。
據揭陽國雄飼料有限公司經理吳先生介紹,去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企業生產、儲糧計劃,多家糧食加工企業陷入人工緊張、原料供應不足的窘境,對下游禽畜養殖行業的發展也造成了影響。
為幫扶企業應對困境,揭陽海關積極通過開展政策宣講、設立“進口糧食專門窗口”、推廣跨關區調運手續電子化辦理、實施“云監控”遠程監督等便利化措施,支持加工企業擴大進口,同時針對企業原料緊缺難題,該關還采取提前申報、預約監管、即到即檢等措施,助力企業進口原料高效通關,及時解決“燃眉之急”。
據揭陽海關查檢科科長林偉強介紹,去年以來,揭陽海關全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主動對接轄區重點行業、企業,助力物資快速通關,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健康發展。
降成本 助企“輕裝上陣”
“疫情之下,外貿企業發展受阻。好在有海關優惠政策一路‘保駕護航’,幫助我們沖破疫情陰霾,保住來之不易的海外訂單。”廣東亮豐達實業有限公司經理謝先生說。
據了解,去年該公司在汕頭海關aeo認證專家組的指導下,順利獲得aeo企業(一般認證)資質,實現信用等級的提升。這也讓企業在國際通關過程中能享受低查驗率、免擔保等便利,更好地拓展市場、擴大出口。2020年,該公司出口值比上一年增長近2成,實現逆勢翻紅。
積極開展企業信用培育,幫助外貿企業“強身健體”以應對國際市場挑戰,是揭陽海關做好穩外貿工作的一個縮影。“疫情帶來重重不良影響,我們與企業感同身受,”揭陽海關企業管理科科長曾文輝說,“為此,我們積極打好穩外貿促增長‘組合拳’,支持外貿實體經濟向穩向好發展。”
據曾文輝介紹,自去年以來,揭陽海關大力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深化落實“兩步申報”、“證照分離”等改革,釋放原產地證自助打印、智能審單以及稅收優惠、信用認證等政策紅利,幫助外貿企業降成本、省時間、提信心。結合疫情防控需求,該關還推出“不見面”業務辦理模式,企業通過互聯網即可完成行政審批、備案注冊、原產地證書申領等業務,實現“少跑腿”甚至“免跑腿”。
2020年,該關共辦理新注冊登記企業140多家,新培育aeo認證企業2家,為企業辦理征稅返稅1.5億元,助力外貿企業實現減負增效、輕裝前行。
促開放 提升發展質效
元旦前夕,駐守在惠來口岸神泉港碼頭的海關關員迎來了2020年最后一艘進口lng船舶“光輝睿智”號。經過嚴格的登臨檢疫和貨物查驗工作流程后,6.6萬噸lng在揭陽口岸順利通關,第一時間投入生產。
“在海關的大力支持下,去年我們實現‘轉型升級’,原中海油粵東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主體順利變更為國家管網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進口業務量持續擴大,中石化有限責任公司進口lng船舶也首次在揭陽口岸通關。”國家管網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劉先生表示,“十四五”期間,對接國家管網管道建設計劃,企業還將持續擴產增能。
近年來,揭陽海關在有效監管的前提下,組建工作專班,提供“提前申報”“預約登輪”“24小時驗放”等便利化措施,助力進口能源“零滯留”安全通關投產,支持企業發展壯大。
揭陽海關積極支持揭陽口岸擴大開放,指導相關企業完善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揭陽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推進開放型經濟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強化監管優化服務,支持揭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揭陽海關相關負責人洪澤營表示,該關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跟進惠來靖海電廠專用煤碼頭開放驗收、大南海石化工業區大項目建設等相關工作,守正創新助力揭陽新一輪發展。(陳作煌/文)
海關查獲一批侵權案拱北海關向廣東省文物局移交查獲文物165件海關助日照打造口岸原木進口加工“金字招牌”上海海關攔截煙花爆竹走私 洋山口岸兩月查獲三起備戰春耕 連云港海關開啟農用物資通關綠色通道西紅花進口報關門到門代理服務流程沈陽報關協會、沈陽海關聯合邀請大學生“走進海關”前11月海關通關時間壓縮超過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