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海關在廣州南沙口岸創新推出貨物跨監管區域定向流轉物流監控新模式,有效解決凍品進口企業“一倉難求”而部分冷庫倉儲企業閑置難題,保障南沙冷鏈產業穩定發展。相關舉措拉動前4月南沙口岸進口凍肉7.9萬噸,同比增長1.4倍。
5月26日,4柜約110噸進口凍肉在廣州海關所屬南沙海關通關。與以往不同的是,企業向南沙海關申請將這批已辦完海關監管手續的凍肉,轉運回廣州港南沙集裝箱二期碼頭內的中可誠冷鏈倉庫存儲。
疫情期間,國內餐飲行業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各類食材需求銳減,作為餐飲業上游貨源供給的進口冷鏈企業同樣面臨困境。“凍肉、水產品等冷鏈貨物是快銷貨物,春節后陸續到港的貨物大多積存在倉庫,但能夠達到-18°c以下溫控標準的倉庫并不多,這使得進口商尋找新的冷庫庫容成為頭等大事。” 廣州市番土進出口有限公司陳經理表示。
而在廣州港南沙集裝箱二期碼頭內,中可誠冷鏈倉庫卻是另一番局面。“3月以來,1100噸原庫存貨物陸續出倉,受疫情影響公司所屬的中可誠冷庫的空置率陡增。冷庫運轉一天的費用大約是7千元,空置讓企業負擔加重。”廣州中可誠貿易有限公司業務經理黎淑霞介紹。
了解到凍品進口企業和冷庫倉儲企業的需求后,南沙海關立即進行研究論證,推動建立貨物跨海關監管區調撥審核制度、探索凍品跨監管區域入倉管理臺帳等監管舉措,允許凍品在南沙海關關區內進行跨監管區定向流轉倉儲,為冷鏈企業解決“倉儲難”的問題。
“企業向海關提出轉倉存儲申請后,海關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和海新冷庫實際倉儲情況進行審核。審單放行的凍品,直接運輸至中可誠冷庫倉儲;查驗放行的凍品,也可從海新冷庫流轉進入中可誠冷庫倉儲。海關關員對出入中可誠倉庫的凍品品種和數量定期巡查、盤倉。”南沙海關物流監控科科長馬可帆介紹,目前,已有6家凍品進口企業的近831噸進口凍品在新的物流監控模式下完成倉儲。
據了解,為助力疫情之下企業復工復產、海港物流高效運轉,南沙海關在南沙新港試行周末及節假日常態化通關模式,工作時間精準對接貨物到港時間,即來即辦、貨到隨驗。為保冷鏈產業穩定發展,海關用足用好相關政策,對接企業需求靶向發力,落實預審證書容缺處理、船邊分流、智能審圖、智能審證、不到場查驗等多項措施,先后解決企業正本證書提交難、物流運力不足、貨物存儲難等多個困難,為企業節約打冷費、堆存費、柜租等多項成本支出,支持推動多個航線掛靠南沙,眾多冷鏈企業直接獲益。(關悅/文)
圖像共審 過境無憂 “智慧監管”再添新模式寧波海關快速驗放污水處理設備南通報關公司排名是怎樣的?_南通AEO報關行攜手專業中介機構 提升海關稽核效能新設備進口報關流程以及需要準備的資料拱北海關查獲漁船走私海產品進境進口鵝肝報關的流程以及所需單證資料穩市場 保訂單 擴出口——蘭州海關支持甘肅省外貿保穩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