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海南網”報道 記者從海口海關獲悉,據海口海關統計,11月份海南口岸水海產品出口值創年內新高,出口1.1萬噸,價值4558萬美元,環比分別增長90.1%和1.1倍。
海口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近兩個月來,為最大程度降低今年10月海南罕見的暴雨洪災給水海產品出口加工企業帶來的損失,海口海關積極采取便利通關措施,支持企業災后恢復生產,一是派員深入水產加工企業了解受災情況,設立專門報關窗口,優先辦理受災企業進出口手續,實行24小時預約通關和一次退單、一次告知制度;二是對出口貨物采取“海上監裝”和“船邊驗放”監管方式,最大限度減少通關時間;三是對水產加工貿易企業因受災無法按期履行加工貿易合同的,經企業申請給予延期;對因災損毀的加工貿易進口料件、成品,按規定及時辦理核銷手續。
統計數據顯示,1-11月海南口岸共出口水海產品10.2萬噸,價值3.6億美元,同比(下同)分別增長1.6%和10.8%,并呈現兩大特點:一是對美國、歐盟等主要出口市場漲跌互現。對美國出口3.4萬噸,下降2.2%;對歐盟出口1.4萬噸,增長25.8%;對墨西哥出口1.1萬噸,增長97.3%。二是羅非魚及其制品出口量居全國第二,出口7.7萬噸,增長11.8%,占全國出口總量的27.2%;凍鯧魚出口成倍增長,共出口2789噸,增長6.6倍,11月份創近3年單月出口量新高。
辦理物流配送業務的注意事項(二)上海進口染發劑報關“藍飄帶”助特殊區域經濟騰飛立式車床出口馬來西來海運清關代理ECFA直通車效應盡顯“零關稅”紅利惠及企業轉型升級國門的守衛者——堅守崗位的二連邊關人空運、郵路雙輪驅動助跨境電商出口業務迎跨越式發展瀘州港海關監管場所通過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