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供應鏈是經濟暢通運轉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廣州海關立足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點,充分發揮保稅倉庫準入門檻低、建設周期短、經濟投入少、保稅政策見效快等優勢,綜合應用促外貿穩增長措施,優化監管服務,引導企業合理布局保稅倉庫,支持轄區燃料油、食品、醫藥等特色產業集群式發展。目前,廣州海關關區共有保稅倉庫72個,2021年前2月進出口值58.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
保稅倉庫是指經海關批準設立的專門存放保稅貨物及其他未辦結海關手續貨物的倉庫。按照使用對象不同分為公用型保稅倉庫、自用型保稅倉庫。按照存儲貨物的類型或特定用途分類,公用型、自用型保稅倉庫還可以衍生出專門用來存儲具有特定用途或特殊種類商品的專用型保稅倉庫,比如:液體保稅倉庫、備料保稅倉庫、寄售維修保稅倉庫等。
發揮保稅倉庫“緩稅”優勢降低企業資金周轉壓力
一般貿易進口貨物要在繳納稅款、清關后,才能進入國內市場流通。而通過保稅倉庫進口的入境貨物,可以暫時免交進口關稅及進口環節代征稅,然后根據市場需求內銷或者復運出境。保稅倉庫貨物正式報關進口時,企業才繳納相應稅款,貨物可以“整進零出”,即企業根據貨物實際出庫量而繳納相應稅款,相對于一般貿易進口貨物的一次性納稅,極大減少企業資金周轉壓力。
“對于高貨值、稅款動輒千萬元人民幣起步的進口的油料散貨商品而言,保稅倉庫不僅緩解了一次性納稅壓力,也為客戶分銷或轉口國外贏得銷售洽談時間,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元亨倉儲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建山表示。
簡單加工及增值服務助力企業開拓國內國際消費市場
隨著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分眾化,現代倉儲物流模式已從單純的倉儲功能模式轉向具有流通性簡單加工及增值服務、全球采購分撥集拼、供應商管理庫存等功能的綜合服務模式轉型。
廣州海關引導保稅倉庫開展流通性簡單加工和增值服務,為企業開拓國內國際消費市場,發展集拼配送、國際中轉等業務提供有力支持。
“在保稅倉庫進行組合包裝、打膜、加刷嘜碼、刷貼標志、改換包裝、拼裝等輔助性簡單作業功能,既滿足了國內市場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也拓展了企業獲取外部訂單的范圍。”主要經營紅酒類倉儲業務的佛山市殷勤公用型保稅倉庫負責人周敏表示。
截至目前,今年廣州海關關區內已有3家保稅倉庫陸續提出了保稅倉儲簡單加工的業務需求,廣州海關積極對接,專人跟進指導企業開展業務。去年以來,廣州海關關區保稅倉庫簡單加工業務規模進一步擴大,今年1-2月,簡單加工進出口0.92億元,同比增長467.0%,內銷征稅0.15億元,同比增長281.7%。
“區倉”聯動推動冷鏈醫藥保稅分撥中心發展
生物醫藥作為廣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廣州海關充分挖掘綜合保稅區潛力,在全面落實“兩步申報”“一證多批、分送集報”等便利措施的基礎上,創新綜合保稅區與保稅倉庫的“區倉聯動”保稅流轉模式,簡化進出區手續,企業可根據市場發展需要自主、便利辦理冷鏈醫藥保稅間結轉。這一政策優勢,也吸引著更多生物醫藥產業在區內聚集。
“建設冷鏈醫藥保稅分撥中心,有利于提高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對外開放水平和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區倉’聯動模式的成功開展為建設冷鏈醫藥保稅分撥中心打好了基礎。”華潤廣東醫藥自用型保稅倉庫負責人梁金表示。廣州海關所屬廣州白云機場海關在保稅倉庫設立準備工作、申報保稅倉庫的流程及驗收注意事項等方面給予了專業指導與幫助,并實地開展生物醫藥產品、醫療器械及特殊物品出入境政策需求調研,為企業介紹海關支持企業達產穩產系列舉措,為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拓展國際市場份額注入了“強心劑”。
今年1-2月,廣州海關轄下的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和南沙綜合保稅區保稅藥品進出口12.97億元,保稅倉庫藥品進出口6.19億元。
廣州海關自貿區和特殊區域發展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廣州海關將繼續支持企業用足用好保稅倉儲政策,探索優化保稅倉庫功能,建立運轉便捷、聯動融合的保稅監管物流體系,為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精準、適配和有效的監管服務。(關悅/文)
在新版食品進口報關規則出臺后,進出口企業需要更為重視食品進出口申報的準確性海洋運輸價格的種類、構成及界定RCEP實施半年 福州關區外貿利好持續釋放廣東河源即食花膠“走”出國門商丘市外向型經濟發展座談會召開(轉載)沈陽海關查獲鮮人參5.12千克“海嘯”行動嚴厲打擊走私犯罪活動海關服務民族汽車品牌跨出國門 科學發展推進汽車出口“質”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