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0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再次開庭審理李曉航等人涉嫌走私普通貨物案。庭審后,一些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現就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一、有媒體援引辯護人言論稱“海關重新出具核稅證明,109萬稅款降為8萬元”,這一說法與事實不符。實際情況為:本次案件重審過程中,應審判機關要求,偵查機關對本案被告人其中兩次走私進境被當場查扣貨物所對應的偷逃稅款進行單獨計核,計核結果為人民幣8萬余元。這是對案件部分事實進行證據補強,并不是說整個案件偷逃稅額從人民幣109萬元降為人民幣8萬元。
二、北京海關緝私局作為本案的偵查機關,在辦案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依法對犯罪行為進行偵查取證。根據偵查取證情況,我局認為犯罪事實清楚,提交證據確實充分。
三、走私犯罪基本特征就是逃避海關監管,偷逃國家稅款。很多走私案件在被查獲時,走私貨物往往已經被銷售、消費。因此,走私犯罪案件事實不能完全以當場查扣的貨物作為認定依據,應綜合全案各類證據對其全部犯罪事實予以認定,本案情況就是這樣。
目前本案還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中。
禁毒宣傳 江門海關在行動杭州海關首票出口無紙化報關單誕生廈門空港年度進出口貨值首破200億美元細話東莞報關公司的級別南寧海關摧毀走私大米團伙上海進口實木板報關代理公司上海港進口冷凍肉所需的單證和清關流程海關助力特殊監管區域轉型升級天津新增兩處綜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