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公布的《2009-2010年度福建省投資環境監測評價調查報告》中,三明市投資環境總體滿意度和軟硬環境滿意度在福建省9個設區市和海西經濟區20個城市中均名列榜首。三明市口岸辦主任李廣建深有體會地說:“三明市投資環境的大幅改善,得益于三明海關與口岸海關的緊密協作!”
三明市,地處閩贛兩省結合部,是海西腹地的一座老工業重鎮,相對封閉的地緣特點不僅影響外資“落地”,也成為三明企業做大做強的瓶頸。
廈門海滄港,地處廈門市海滄區,是一座“浪小泊深碼頭大”的天然良港,規劃建設31個萬噸級以上泊位,年吞吐能力1.2億噸,其中集裝箱吞吐能力1000萬標箱。
一個受制地理區位,亟需打破瓶頸、物暢其流,一個擁有天然良港,亟需擴大輻射、吸引物流。讓山海對接,攜手共同打破桎梏,成為兩地對外經濟發展的共同需要。
2006年,福州海關隸屬三明海關與廈門海關隸屬駐海滄辦事處簽訂了區域通關mou,率先邁出了山海合作的第一步。2007年6月,福州海關首票跨關區“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海運出口貨物僅用了十余分鐘就順利辦結通關手續,實現了三明地區的企業“足不出市”辦理各項海運貨物進出口通關手續的夢想。自此,海滄港成為了三明市外向型經濟的主要通道,位于福建內陸的山區外貿企業駛上了通關物流高速路。
為了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三明海關與廈門海關駐海滄辦事處還積極促成了利用鐵路運輸網與沿海口岸對接、“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海鐵聯運模式,既提高了運力,簡化了報關手續,又縮短了貨物滯港時間,受到了山區進出口企業的普遍好評。
進出口物流的快速發展為三明和海滄兩地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三明市外向型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5年三明市進出口總值僅為5.4億美元,今年前11個月就已實現進出口值10.2億美元,是2005年全年總值的近2倍,創歷史新高。海滄港的吞吐量和輻射面進一步增強,國際5大航運公司中已有4家在海滄港開辟了國際航線,現已開辟國際航線30余條。(吳鋒、王宇)
斗門海關支持大灣區特色經濟發展海關創造快捷通關環境鹽田港吞吐量連續三年創新高[單證一致]的幾個值得推薦變通辦法面粉上海進口代理報關服務,為您提供一站式的進口報關知識上海代理報關行|跨境便利化時代,跨境貿易企業還需要報關行嗎?循環信用證和自動循環信用證詳解“內銷便利化”助力加工貿易企業健康發展【半導體設備進口報關】二手設備進口代理所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