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汕頭海關關史陳列館被廣東省文明辦和宣傳部命名為第六批“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汕頭市第三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汕頭市美麗的礐石海灣北岸、海濱西延路旁,矗立著一棟典型的歐式建筑。這是由英國人于1919年興建的,1921年落成,是汕頭開埠以來最早的建筑之一,也是目前全國保存較為完好的民國早期海關鐘樓之一。汕頭海關于2006年初籌集資金對其全面修復,2008年秋,潮海關鐘樓修復完工并開辟為汕頭海關關史陳列館對外開放;2010年海關鐘樓被評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汕頭海關關史陳列館分上下兩層,室內面積1500多平方米,由“解放前的汕頭海關”和“當代汕頭海關”兩個展區組成,以“資政、存史、教育”的辦館思路,客觀、詳實展示了潮海關設立、收回海關主權的斗爭以及改革開放以來汕頭海關與粵東經濟息息相關的發展史。展品包括許多珍貴的歷史文檔和圖片資料,如:媽嶼關產房契原件、共產黨員郭沫若任潮海關監督的咨文、海關監督馬文車強行收回50里內常關的偉大創舉歷史記錄等重要文物。這幢潮海關舊建筑拂去了歲月的塵埃,煥發出作為汕頭開埠的歷史見證和城市記憶的迷人風采,每年進館參觀的人數遞增,同時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汕頭開埠歷史建筑和文物保護的關注。
在海關鐘樓保護和對外開放的示范效應下,汕頭市也啟動了鐘樓所在的“小公園”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對曾被納入舊城改造范圍的3棟潮海關舊建筑和臺灣銀行大樓公布為市級文保單位,一百多年的汕頭港舊碼頭也規劃為潮人碼頭進行保護利用,包括潮海關鐘樓在內的汕頭開埠歷史文化建筑的保護步伐在加快。隨著這些博物館、創意園的修建,“小公園”街區逐漸形成了一個展示汕頭開埠歷史的文化街區。越來越多的人們通過這些歷史建筑及其中展示的文物史料,走進了汕頭這座城市的歷史,從中領略這座曾被恩格斯譽為“遠東唯一具有商業意義的口岸”的城市的迷人風采,一起品味歲月的年輪,一同感受那個滄桑而又激蕩的年代!(汕關/文)
欽州港海關查獲禁止進口固體廢物100.04噸五大品牌助推廣東海關為民服務【進口巴西牛肉清關代理】的流程,一般貿易進口巴西牛肉麗水海關踏踏實實樹新風 真真切切為群眾釋放改革紅利 打造小商品出口“升級版”堅持26年學雷鋒的“海關兄”海關魯山扶貧:精準扶貧 以智扶貧助力外綜平臺集聚優勢 打造中小企業“復蘇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