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滿洲里海關所屬滿洲里機場海關結合“8.8海關法治宣傳日”開展守護國門生物安全進企業、生態安全現場宣教等活動,“零距離”向大眾普及國門生物安全知識和國家安全法律要求。海關關員對轄區竹木草企業開展國門生物安全知識送上門服務,通過針對性地以案釋法、現場問答互動等方式,詳細說明外來物種入侵可能造成的危害,向企業宣傳守護國門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我們企業的主要產品是集成材,會使用進口木材作為生產原料。此前只知道木材上可能會攜帶有一些蟲子影響生產,但沒想到外來生物會對我們的生態環境帶來這么嚴重的影響。感謝滿洲里機場海關的普法宣講,守護國門生物安全,我們責無旁貸。”滿洲里鴻利木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周海根說。
“保衛國門生物安全更像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近在咫尺。國門生物安全是國家非傳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普及生物安全知識,對大眾、生產企業都具有重要意義。要讓全社會都認識到守護國門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共同攜手筑牢我國生態安全屏障。”滿洲里海關動植物檢疫處植物檢疫科科長高淑紅介紹,“滿洲里海關將守好國門生物安全第一道防線,助力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雙贏目標。”
滿洲里海關充分發揮轄區區位優勢,深化與國內頂尖生物安全實驗室交流合作,全力打造“兩監測哨點、一實驗基地”病媒生物監測空間布局,形成“高校-地方-海關”三方協同、多元共享的人獸共患病聯防聯控合作機制。積極開展中俄中蒙跨境病媒生物聯合監測,充分發揮滿洲里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綜合實驗室作用,為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工作人員、家屬、游客等在疫病預防、早期診斷等方面提供科學建議和參考,進一步延伸北疆國門病媒生物監測觸角。
同時,該關持續做好非洲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紅火蟻、松材線蟲等重大動植物疫情疫病防控工作,嚴防動植物疫情疫病和外來物種以及其他禁止進境物通過口岸傳入,扎實開展“國門綠盾”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非法攜帶、寄遞、夾帶外來物種行為,以實際行動筑牢口岸檢疫防線。建立動植物疫情和外來入侵物種風險信息小組,收集國內外外來物種風險信息,加強風險研判和科學布控,在每年病蟲害高發季節,嚴格履行原木落地加工、進境糧食加工監管,加強木材加工下腳料、進口糧食加工下腳料等檢疫除害處理監督,嚴防有害生物擴散,切實守牢國門生物安全關。
今年以來,滿洲里海關累計開展鼠類監測34次,捕獲鼠類82只;開展蚊類監測52次,捕獲蚊類1232只;開展蠓類監測30次,捕獲蠓類372只;開展蜱類監測13次、捕獲蜱類185只;實驗室合計檢出病原體3種28例。在進境貨檢渠道檢出有害生物7032種次,涉及貨物1035批。(石焱、牛廷勇、鄭敏/文)
綠色關鎖實施兩年 助推跨境物流提速3C認證特殊情況申報指南奮進新征程∣跨境電商助推威海外貿高質量發展寧波海關快速驗放援助物資 助推中外技術合作雅培中國召回其銷售的一款特醫產品科技創新 筑牢跨境電商國門安全防線聶辰席在石家莊海關工作會議上強調主動融入服務大局 為建設經濟強省和諧河北作貢獻(轉載)全國首批享受低稅率出口歐盟禽肉產品原產地證書在山東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