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日報》報道
今年5月16日,海關總署與廣東省政府在北京共同簽署了署省合作備忘錄,提出在“創新加工貿易管理模式”、推進廣東加工貿易就地轉型和梯度轉移等七個方面先行先試,為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探索經驗。其中,明確將“加快廣東省加工貿易聯網監管公共平臺的建設”作為海關支持廣東經濟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內容。
據了解,以廣東省加工貿易聯網監管公共平臺為依托的三方聯網項目,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東莞模式、深圳(惠州)模式三方聯網系統,實現了企業“網上審批”與“全程聯網”,企業足不出戶就可辦理加工貿易合同的審批、備案、變更等手續,更加方便快捷,并有效降低成本。
海關廣東分署有關負責人告訴筆者,截至9月底,已通過省平臺審核發放業務批準證的電子賬冊企業數為415家,并力爭年底前實現對全部符合條件的電子賬冊企業的三方聯網監管工作目標。明年初,還將啟動電子化手冊企業的三方聯網試點工作。
與此同時,深圳海關利用現有加貿平臺功能,對關區內630余家電子賬冊企業及1萬余家電子化手冊企業實現了三方聯網;黃埔海關依托科技平臺,在東莞市試點實施電子化手冊企業的三方聯網。截至9月下旬,試點企業達到228家,并力爭年底前達到300家以上。
該負責人表示,今后,還將在此基礎上通過擴大容量、拓展功能建設廣東省省級地方電子口岸,以現有的省平臺三方聯網系統作為首期啟動項目,將更多部門和企業納入其中,實現更廣泛的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
上海進口俄羅斯的流程乳制品進口清關代理怎么做_港口報關具體流程梅州觀賞魚首次游入國際市場進口美國環氧樹脂報關要有這些資料手續前7月貨值增長近四成 中歐班列(蘇州)高質量跑出“新熱度”藝術品進口報關前有這幾件事你要清楚!“一個快遞為我們省下6000美元”濟南海關推進“非接觸”簽發原產地證書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織密知識產權“保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