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人民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揮師南下,10月14日解放廣州;10月30日,解放軍中山獨立團與兩廣縱隊在中山石岐勝利會師;10月31日晚,解放軍前鋒部隊抵達珠海前山、翠微一線,國民黨軍殘部逃往橫琴,拱北關區陸地大部分解放。拱北關是重要的口岸機構,接管拱北關成為當時的重要任務之一。
鮑康堯,在中山紀念中學任教的地下黨員,因曾在拱北關下轄的石角支關當過報關員,被黨組織安排負責接管拱北關。
1949年11月3日,鮑康堯趕往前山中山獨立團前線指揮部找到了團政委兼石岐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黃旭,準備一起于次日接管拱北關。
11月4日一早,鮑康堯、黃旭來到位于與澳門連接的唯一陸路蓮花徑上的拱北關關閘支關。當時,關閘支關已在前一天由中山獨立團進駐。鮑康堯、黃旭一行與拱北關關閘支關主任文啟祥會面,得知海關設立在炮臺山的陸路緝私總站可以聯系設在澳門的稅務司署(即原來的拱北關總部),于是一起驅車前往炮臺山。炮臺山距關閘約1.3公里,距前山寨約2公里,海拔55米。山雖然不高,但位于關閘至前山的陸路要隘,清代在此修筑了拉塔石炮臺,拱北關在此設立了陸路緝私總站和瞭望塔。
來到炮臺山,鮑康堯、黃旭見到了總站的3位主任,要求他們請拱北關稅務司瑚珮、常務稅務司巴士度和副稅務司王作民來此面議接管事宜。
舊中國海關的大權操縱在外國人手上。海關總稅務司李度是美國人,拱北關稅務司瑚珮是英國人,常務稅務司巴士度是葡萄牙人,他們控制了海關的大權。拱北關只有一名副稅務司王作民是中國人。全國解放前夕,保護海關關產的斗爭十分激烈。總稅務司李度曾經致電拱北關稅務司瑚佩,敦促其遣散所有海關人員,變賣資產,將款項匯到臺灣去。而副總稅務司丁貴堂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下,也致電拱北關副稅務司王作民,要求他團結全體關員,保護關產,聽候人民解放軍接管。拱北關大多數關員都是中國人,都有一顆愛國心,期待盡快解放。雖然瑚珮已發給每人4個月的遣散費,但大家仍然堅持在崗,護產護關。
11月5日下午2時,拱北關稅務司的三位負責人從澳門乘車到達炮臺山。黃旭首先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石岐軍事管制委員會說明接管拱北關的來意。瑚珮指著王作民帶來的拱北關四百多人的花名冊、房屋和車船等固定財產登記清冊、財務資金收支結存賬冊等,說:“我們都準備好了,你們把東西拿過去,派人到各支關去管起來就是了。”黃旭提出希望全體關員都能留下來,量才錄用,原職原薪,崗位不變,瑚珮聽了默不作聲。商洽完接管事宜后,到會者一一在會議記錄上簽名,我方人員對拱北關移交的有關檔案資料也做了清點。最后,黃旭對瑚珮、巴士度、王作民說:“明天,我們還要接管關警隊。請你們通知全體關警隊員,明天九點在炮臺山集中,然后到翠微小學操場接受中國人民解放軍兩廣縱隊的改編。”
11月6日,天剛亮,黃旭就來催鮑康堯前往拱北關。他說:“今天是我們接管拱北關恢復各項工作的第一天,早點起程。”在登上吉普車前,黃旭鄭重地對鮑康堯說:“組織決定,由你擔任軍管會派駐拱北關的軍事特派員,你要負起主要責任來,要在恢復海關運作、迎接全國解放等方面作出新的成績。”面對黨組織的信任,鮑康堯表示堅決完成任務。
上午8時許,黃旭、鮑康堯一行到達拱北關閘,檢查海關運作情況,9時到達炮臺山。此時,五星紅旗已在炮臺山上高高升起,迎風飄揚。鮑康堯一行見到了拱北關44名關警隊隊員,除一名老關警生病請假外,都已經到齊。軍事接管炮臺山的中山獨立團參謀王琦指揮關警隊列隊聽從黃旭宣布接管命令,全體關警員全副武裝步行前往翠微小學接受改編。在翠微小學操場上,關警隊列隊完畢后,軍管會人員向大家作了簡短的訓話,指出每個關警都是把守國門的成員,責任重大,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拱北關后,將留用原來的關員和關警,原職原薪,量才錄用,希望大家堅守崗位,努力工作,為祖國把守國門。隨后,關警們把自己的槍支彈藥架放到列隊前方,再把帽子上的舊中國海關帽徽摘掉,重新領回武器。軍管會人員宣布:“從現在起,你們就不再是舊中國海關的關警,而是新中國海關的關警。你們的任務是為人民把守國門,為新中國服務。
11月6日晚,前山鎮東門廣場張燈結彩,舉辦軍民聯歡大會,慶祝中山縣解放。鮑康堯陪黃旭出席了大會。整個前山鎮沸騰了起來,人民群眾歡慶解放,笑逐顏開。
向軍管會交接拱北關工作后,拱北關稅務司瑚珮發電報到臺灣,聲稱自己已經將拱北關做了交接,并就此卸任,他還索取到一筆在倫敦的存款,隨后離開了設在澳門的稅務司署。副稅務司巴士度則住在澳門的高級酒店里,抱觀望態度。
拱北關關警隊中,原來有3隊共計36人是從香港警察中招募的,這些人在改編之后的第二天,就離開了關警隊。還有在拱北關緝私船艇上工作的8名外國人,也離開了崗位返回香港。外籍人員和香港籍關警離開拱北關之后,為了補充海關革命力量,鮑康堯向組織上建議抽調一些黨團員到海關工作。兩天后,中山縣委組織部從中山紀念中學抽調了多名黨團員到海關,分別是:黨員王存宣,派駐石角支關;團員容彬,派駐馬騮洲支關;團員趙有享,派駐九洲支關。后來還抽調了中山紀念中學徐東翔老師派駐關警隊。有了一批黨團員的加入,再加上大多數具有正義感的海關關員堅守崗位,拱北關整體運作順暢、工作有效開展。
當時兩廣縱隊正追擊逃往橫琴、三灶、南水等地的國民黨殘部,第四野戰軍正籌劃解放海南島和萬山群島的戰役。為了支持解放戰爭和發展經濟,每隔兩三天,拱北關會把各支關匯集的稅款武裝押送至石岐,先交由人民銀行石岐支行存放,再轉送廣州由中南財委支配使用。征收的關稅中,除人民幣外,還有葡幣、港幣和美元,為國家提供了寶貴的外匯。
11月12日,兩廣縱隊二團準備解放大小橫琴島,掃清國民黨殘余勢力,請求海關給予支持。鮑康堯指揮海關人員在澳門購買了48桶柴油和2桶機油,調集“關篤”“關平”等14艘緝私船艇集結在夏灣涌口,加足油料,做好保養。為了麻痹敵軍,緝私艦“海澄”號錨泊在澳門青洲灣不動,其他14艘緝私船艇在傍晚時分搭載兩廣縱隊二團等部隊的指戰員們,由內河出發,經前山河往西出磨刀門水道,繞過南屏將軍山,趁夜色開往大橫琴島隱蔽。戰斗開始后,解放軍出其不意,一個沖鋒就打跑了盤據島上的國民黨軍隊,順利解放了大小橫琴島。
1950年初,根據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的指示,拱北關定名為拱北海關,屬海關總署和華南海關處管轄。5月,拱北海關將解放前設置在澳門的稅務司署(即原來的拱北關總部)遷回炮臺山,繼續在復雜的斗爭環境中,有效開展監管、征稅、打擊走私等工作。同時,拱北海關積極配合人民解放軍展開解放萬山群島戰斗,先后派出“關祥”號(后改名為“魯迅”號)、“關篤”號(后改名為“聶耳”號)兩艘緝私船艇,全程為解放軍部隊運輸輪船燃料用油,為解放萬山群島做出了積極貢獻。
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為“義烏創造”護航 成就小商品出口突破百億美元大關進出口代理業務操作指南詳解海關創新擔保方式為企業“減負”關稅保證保險業務擴展到匯總征稅寧波海關全力保障智利—寧波洲際貨運航班順利首航信用證的概述詳解柳簾編織富民夢天津薊州海關助力津制柳簾出口歐盟進口巴西鳳爪上海港口清關公司廣州化妝品進口報關公司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