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青島膠州灣綜合保稅區西卡口,一輛滿載電子元件的集裝箱車輛快速駛出,標志著該綜合保稅區升級后的海關監管新卡口正式啟用。
為提升綜合保稅區企業通關便利化水平,根據海關總署印發的《推動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綜合改革實施方案》,青島海關著力推動實施卡口分類分級管理,優化對外開放平臺功能。
“為提高車輛進出園區效率,在原有卡口數量的基礎上,增設6條海關監管貨物集卡通道,分別設置報關貨物通道和非報關貨物通道,逐步實現保稅、非保貨物分類通行。”青島海關所屬青島大港海關綜保區查檢科科長王曉燕說。
海關卡口科技賦能,讓企業充分體驗到智慧海關帶來的便利,也是海關重點推進的改革領域。在增設分類通道的基礎上,膠州灣綜合保稅區利用光學識別系統等智能化設備打造的無感式監管模式,實現了卡口24小時自動核放。
“現在我們只需將車輛信息綁定對應的核放單,當車輛駛入自動識別通道,系統完成自動比對無誤后,貨物車輛即可順利通過。”區內企業青島泰科電子有限公司海關業務經理張輝說,“這樣的便利化措施使企業車輛即便在非工作時間也可順利通過卡口,節省了我們的物流和通關成本。”
除了硬件軟件的提質增效,青島海關著力優化監管流程,加大政策供給,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監管服務,在充分釋放海關政策利好的同時,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
日前,區內企業青島德爾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胡良砥還在為進口棉花如何縮短進出區通關時間而發愁。“由于棉花屬于大宗商品,進口時往往一票重量就達幾百噸,在區內完成保稅存儲后,通常要分成幾十票出區,而棉花需要100%實施檢驗,檢驗及處置時長直接決定物流成本。”
針對企業的通關物流訴求,青島大港海關向企業推介優化綜合保稅區檢驗檢疫作業模式、作業流程相關政策。“通過優勢政策疊加,我們力爭為企業提供海關政策‘最優解’。”王曉燕介紹,海關指導企業積極開展“依企業申請實施品質檢測”,做到無需品質檢測的棉花,現場檢驗檢疫合格后即放行。同時推行“保稅棉花檢驗通關模式”,對進口棉花實施“一次檢驗”放行,即對于一線已實施檢驗的,二線出區時進行分票核銷后視為目的地檢驗指令已執行,不再次檢驗。
“得益于作業模式的優化,我們在檢測時間方面就能節省3到4天。”胡良砥說,同時在海關進口“一次檢驗”模式下,減少了企業分票后出區的查驗頻次,通關時間縮短,降低了企業成本。
截至目前,優化檢驗檢疫作業模式、卡口分類設置、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保稅維修、中歐班列二次轉關、科技賦能智慧監管等海關推進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的措施均已陸續落地。下一步,海關還將借助5g智慧園區建設,持續優化進出區核放邏輯,積極推進智慧綜合保稅區建設。
據統計,2023年青島膠州灣綜合保稅區在冊企業480家,新增市級“專精特新企業”3家,總數達到24家。海關已助力16家區內企業開展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累計為企業節約成本近5600萬元。(李晨/文)
廈門海關無害化銷毀490噸“洋垃圾”舊儀器儀表進口清關代理海關查貨注意事項青島海關促進外貿穩定增長杭州海關加急驗放確保電廠“吃飽”(轉載)黃埔海關優化監管服務助力跨境電商跑出“加速度”2023年全國海關查扣進出口侵權嫌疑貨物6.2萬批次 筑牢國門知識產權保護立體防線上海食用油進口清關注意事項要了解,減少失誤杭州海關全力推進通關一體化改革進出口貨物通關時間壓縮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