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廣西高能生物一批1000噸價值160萬元的動物飼料,通過分類擔保報關運出保稅港區,整個通關過程用時不到10分鐘,僅這一批貨物通關企業就獲減少了126萬元的保證金。通過分類擔保的模式改革,減少了通關環節,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企業貨物快速銷往國內各養殖場,這是南寧海關所屬欽州海關推行特殊監管區域監管方式改革服務企業的一個縮影。
為扎實落實中央“六保”“六穩”要求,南寧海關提出“4+20”業務創新改革,欽州海關在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內推出的特殊監管區生產型企業貨物二線出區分類擔保放行改革和“港區直轉、分類倉儲”模式改革2項改革項目就列入其中,該兩項措施充分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開放型經濟重要平臺及自貿試驗區試驗田作用同,在疫情期間先行先試取得明顯成效,為保稅港區內企業釋放改革紅利,有力支持區內企業的復工復產。
特殊監管區生產型企業貨物二線出區分類擔保放行,是對欽州保稅港區內具有生產設備、廠房、土地等固定資產,生產的產品為生產生活物資,信用較好的企業,可予以辦理稅款免擔保手續,可減少化驗、歸類、驗估等布控指令的時間,貨物即可從保稅港區轉到國內銷售。目前欽州保稅港區內有4家生產型企業,產品主要銷往國內,分類擔保改革一方面為通關效率提速(如電子支付需企業申報報關單后通知財務部門繳稅,繳稅后再通知海關放行或自動放行,而分類擔保只需申報報關單后就可通知海關放行或自動放行,減少步驟,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年均可為企業減少擔保資金壓力600-1000萬元。
“港區直轉、分類倉儲”模式改革,主要針對港口已辦結海關手續的一般貿易貨物,在滿足海關監管的條件下,可申請直接按保稅和非保稅等貨物狀態入區分類存儲,不用實際出區并再次申報入區,通過虛擬核放的方式進入“分類監管”賬冊進行倉儲,既充分利用區內倉儲資源,又為企業節約兩次申報和物流成本費用,提質增效。該模式可以整合區內企業內部倉儲資源,盤活區內倉庫利用率,提升運轉效能,每一輛運輸工具能節約報關和運輸費用約800元,每年讓企業節約成本1000萬元以上。
據了解,除上以上兩個創新改革項目,欽州海關在改革創新上不斷探索研究,在去年完成全國首次毛燕進口監管,以及活牛進口檢疫上探索出適合欽州本地特點的便利模式,今年5月還完成了“保稅燃油”供船改革,為建成北部灣港保稅燃油供應基地提供有力支持。下一步該關還將在“保稅混礦”、“跨境電商”等業務上主動創新,為自貿區建設注入更大活力。(羅蘭宏、劉暢/文)
車厘子進口清關流程有哪些?關于公布進口肉類指定監管場地名單的公告黃埔海關推進“智慧審單” 節省通關時間長春海關吉林琿春寒夜截獲117只走私熊掌(轉載)青島海關節日加值班保通關進口德國多晶硅報關的注意事項有這些/今日已更新汕頭海關駐海城辦事處與汕尾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簽訂合作備忘錄貨物進口到香港如何清關?香港進口清關流程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