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全球疫情等因素影響,全球芯片供應鏈遭受較大沖擊,手機行業、汽車行業均陷入不同程度的“芯片荒”。與此同時,國產芯片業捷報頻傳,上海多家芯片制造企業的生產線都處于滿負荷工作。據統計,今年前5個月,上海市實現進口9610.3億元,增長25.4%。據分析,這與上海企業對高新技術產品零部件、研發設備等進口需求大增密切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上海市進口高新技術產品在同期上海市進口總值中占比近30%。在這背后,上海海關通過打好進口稅收減免政策“組合拳”,累計辦理集成電路項下減免稅貨值和減免稅款同比分別增長46%和32%。
優惠的減免稅設備為企業趕上芯片制造產業“風口”插上了翅膀。上海浦東海關為轄區內中芯國際等企業推出零距離政策宣貫、零接觸減免稅申請、零積壓審核等“三零政策”,實現減免稅申請海關審核“當日件、當日畢”。
上海高新技術企業在加大進口的同時,也被引導努力擺脫進口依賴。上海海關已聯合相關部門,將國內完全能自行生產的“高壓發生器”“滾珠軸承”等零部件從免稅商品清單中剔除,以此鼓勵企業加大自主創新,從而將進口資金用在刀刃上。
未來,上海海關還將繼續聚焦上海市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以及六大重點產業集群,加大減免稅政策供給,優化減免稅辦理效率,為上海“十四五”產業布局和外貿高質量發展繼續提供有力支持。(孫珺、楊斌/文)
杭州海關成功勸返一名“獵狐行動”外逃人食品進口清關手續_副食進口清關要求廣州海關截獲20公斤紅珊瑚衢州海關優質服務助企通關旅客的笑臉是最大的獎勵海關推進“單一窗口” 助力企業減負提速深圳海關隸屬深圳灣海關查獲旅客違規攜帶逾20公斤象牙入境案件南通海關查獲1094雙涉嫌侵權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