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逛解放碑,就能買到貨真價實的進口貨,有些價格比網上代購還便宜。”8月8日,市民陳靜在位于解放碑核心商圈內的重慶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延展平臺買了6桶進口奶粉,自7月31日開業以來,光顧這里的消費者便絡繹不絕,一周就接待客流7萬多人次,銷售額達76萬元。而與此同時,在距此10幾公里外的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一個4萬多平米新的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正在緊張建設中,10月份就將對外營業。
“現在重慶的保稅商品展示交易發展勢頭非常好,但在半年前,保稅商品對重慶人而言還是一個陌生的名詞。”重慶海關加工貿易監管處副處長王文捷道。去年9月,為推進重慶服務貿易發展,該關同意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在區內設立重慶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開展保稅商品展示、銷售,截至目前,保稅港區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經營4300余種進口商品,包括家居日用品、食品、酒類、化妝品及保健品等八大類進口商品,試點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試點成功,進一步激發了海關支持地方做大做強保稅商品展示展銷的信心和決心。如何在滿足人民群眾對進口商品的需求、擴大進口提振內需的同時,做到有效監管、確保國家稅款安全成為擺在重慶海關面前的一大課題。為此,該關在認真學習借鑒上海自貿區14項可復制、可推廣海關監管創新制度基礎上,創新了“集中報備、稅收保全、清單出庫、實時監控、匯總納稅”的保稅商品出區展示展銷監管模式,通過利用特殊監管區域保稅延展功能,使得將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復制”到保稅港區外的解放碑等重點商圈成為可能,有力推動了保稅商品展示展銷業務發展。
“保稅商品展示展銷,不僅可充分發揮保稅港區倉儲物流、分撥配送等功能優勢,有效拓展服務貿易;還可減少流通中間環節的消耗,通過匯總納稅減輕資金占用,擴大利潤空間。”重慶保稅港區開發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曲說道,“下一步,我們還將在重慶主城區其他商圈積極布局,努力把這項目做成重慶開放型經濟新的增長點。”
而就在重慶保稅商品展示展銷的紅火發展的同時,海關推動重慶開放型經濟新業態發展另一個重要項目——重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項目也正初露崢嶸。
“從試點之初,海關就一直參與、大力推進重慶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并幫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一談到海關對重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的貢獻,重慶海關監管通關處韓冀忠處長臉上便有著壓抑不住的驕傲。重慶市是全國五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城市之一,重慶海關為此專門成立工作組,積極會同電商、支付、物流、電子口岸等企業、部門做好平臺的搭建工作。2014年1月28日,重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1.0版試運行上線,為廣大電商、支付、物流、倉儲企業提供全天候24小時的貿易、通關、物流數據交換服務。但重慶海關并沒把平臺上線作為工作的終點,而是深入研究平臺運行中不足和缺陷,積極向地方政府提出監管需求和完善方案。通過優化完善通關數據、支付數據、物流數據相互比對印證的監管信息鏈,6月17日,重慶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2.0版成功上線,與1.0版同步運行,有效滿足了進出口電商企業的差異化需求。
“新的2.0版平臺功能更完善,運行更暢順!一上線我們公司就做了一次促銷活動,不到一周營業額就突破了100萬。”卓益網副總經理冷冰介紹道。以前該企業接到客戶訂單后,要通過在美國加州和紐約的倉庫發貨,物流周期20~30天,現在依托重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企業可提前將商品運進重慶保稅港區電商專用倉庫,接到訂單后直接配送出區,不僅減輕資金壓力,還能縮短物流時間,提升客戶體驗。“從下單到完成扣稅、審單、生成條碼、保稅倉庫接收到指令開始揀貨,整個過程3分鐘可以完成,3天內能配送到家,價格卻能節省1/3。”
據統計,目前,重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項目共備案電商企業9家、平臺商2家、支付7家、物流企業3家,備案商品達5824種;而截至8月11日,重慶海關通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平臺共驗放進口清單15429票,貨值497.23萬元人民幣,其中僅2.0版平臺就驗放進口清單14633票,貨值385.96萬元人民幣。
“現在,我關已形成了推動內陸開放的調整優化“10+1”工作任務,通過落實完成這些任務,不但能有效培育推進重慶外向型經濟新業態的發展,也將進一步推動重慶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重慶海關關長嚴楠道。據介紹,下一步,重慶海關還將積極推動重慶鐵路口岸成為西部樞紐型開放口岸、推進整車口岸建設、積極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管理創新、積極發展保稅倉儲物流業。
長大后,我想成為你南京海關“采信第三方報告”為企業減負提效【用戶注冊】單一窗口標準版稅費支付系統-用戶注冊流程前11個月進出口文化產品182億美元(轉載)太原海關分類通關 為山西轉型提供便利福建省內關檢四單位共同簽署備忘錄 全面深化關檢協作 共促外貿穩定增長集裝箱貨運十六條常識(六)進口冷凍金槍魚報關上海清關流程公司